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茉莉花革命

外交部網站上果真沒有了“王府井事件”!

中國外交部網站刊登的3月1日例行記者會問答實錄中刪除了所有境外記者2月27日在北京遭警方粗暴對待的相關問答。據多家媒體報道,當天的記者會,外交部女發言人姜瑜面對的大部分問題都跟境外記者抱怨、質問上周日在北京採訪茉莉花集會時遭警方粗暴對待有關。但是,外交部網站在刊出的記者會實錄時卻刪除了所有相關內容。

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門口便衣警察扭打茉莉花革命行走者2011年2月20日
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門口便衣警察扭打茉莉花革命行走者2011年2月20日 Reuters路透社
廣告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t803156.htm

德國之聲引述參加記者會的德國電視二台記者韓誠(Johannes Hano) 的話說,“記者會上90%的問題都與周日外國記者受到粗暴對待有關”;台灣聯合報記者的報道說,在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上,幾乎都圍繞着上周日茉莉花集會警方在王府井與媒體衝突事件提問。報道說“30多名境外記者以幾近抗議方式的發問,質問外交部發言人,為何便衣警察可以任意毆打記者、可以任意帶走媒體。” 世界日報說,該記者會創下多個紀錄,“包括時間最長(共一個半小時)、單一問題詢問最多(共30多人次輪番提出同樣問題),逼得姜瑜數度要求記者不要再提‘王府井事件’”。

打開中國外交部網站上3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例行記者會問答實錄,果真找不到一個“王府井”,找不到任何跟上周日境外記者遭警察粗暴對待相關的問答。彷彿這一已經演變成國際外交事件的問題在當天記者會上境外記者根本毫無反應。在“實錄”的13個問答中,僅最後一個問題涉及茉莉花集會,但提問的顯然不是外國記者:“近日,有個別外國記者在採訪時與警方發生衝突,中方將採取何種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的統計,上周日有16家新聞媒體記者在北京採訪時受到警方嚴重干擾。彭博通訊社的一名記者遭劇烈毆打,另有兩人受傷。有9家新聞媒體的記者被拘留,時間從30分鐘到4個小時不等。他們拍攝的照片、錄像和錄音資料,大都被警方刪除。

美國、歐盟、德國等國均已發表聲明,指責這種行為令人無法接受,要求中方作出解釋,並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

有觀察家指出,刪除當局不喜歡的內容是中國外交部網站處理記者會實錄的一貫手法。但這並不能使已經發生的事情消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