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福島核危機不影響中國核電的蓬勃發展

發表時間:

日本福島核危機進一步加強了普通公民對核電安全的質疑,歐美各國紛紛爆發大規模的反核示威,而在核電行業蓬勃發展的中國,除了香港之外,輿論對此卻反應冷淡,是中國政府做出的推遲核電站修建計畫以及加強核安全檢查的承諾使民眾放心,是民眾對核安全缺乏了解,還是民眾有比核安全更焦慮的擔憂?法國時事調查網站參與網站Mediapart四月二十六日刊登了一篇該報特派中國記者如丹•布衣Jordan Pouille 撰寫的長篇報道文章,標題是日本福島核危機並未遏制中國的掏核熱。

廣告

作者首先介紹說,日本福島核危機爆發之後,中國同德國等國一樣,也宣布暫時凍結其核發展計畫,但是,中國政府決定凍結的核計畫並不涉及已經運轉的十四個核電站以及正在修建的二十七個核電站,而僅僅涉及正在談判之中的核電站修建計畫,作者引述廣東核電部門發言人的話說,這一凍結決定很可能意味着中國將放棄購買第二代核電站而將目光轉向安全係數較高的第三代核電站。對中國的科研人員來說,政府的上述決定雖然並不會放緩中國核電發展的速度,但這至少促使中國官員在核安全問題上能夠聽取他人的意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的王作元教授,就是其中之一,王教授並不反對發展核工業,但他是中國國內少有的敢於對中國政府的核政策提出質疑的科學工作者之一。

責任不明確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

據王教授介紹,自從福島核危機以來,他所在的研究所定時向政府提供土壤以及飲水中的核污染指數,而空氣中的核污染指數卻又由環保部負責。

研究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各部門問責機制設置所遵循的邏輯是一旦出現問題,沒有任何人需要承擔責任。比如說,如果發現蔬菜中的核污染含量高度超標,按邏輯推理,食品問題應該由衛生部負責,然而,由於蔬菜種在農場菜地所以應該由農業部負責,被採摘之後的蔬菜和已被上貨架的蔬菜又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而只有當居民因 感染而患病之後,衛生部才可以介入。儘管衛生部在第一時間就掌握了大量有關核污染的數據,王教授希望主管當局能夠利用此一時機加速各方的協調工作,以免2003年的非典事件再度重演。

缺乏透明

除了責任不明確之外,中國核安全的最大敵人應該是缺乏透明。一年前,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發生微量核泄漏事故,當局在一個月之後,才對外公布。中國民眾對核輻射事故的了解幾乎等於零。作者引述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一名工作人員李波的話說,中國民眾搶購碘鹽的事件就足以說明中國老百姓缺乏有關核電站事故的最基本的常識。美國數字時代網站日前披露一份中宣部有關日本核危機的指令,指令要求有關核泄漏的所有的報道參照新華社稿件,媒體不得就核議題展開獨自的調查。

福島核危機之後,中國老百姓開始注意核安全問題,網絡上相關議題的討論也開始發熱,但是,居住在核電站附近的往往是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民,他們似乎沒有任何核安全意識,作者引述一名芬蘭駐華記者的介紹報道說,在上海南部120公里的秦山,有村民就居住在離核反應堆不到一百米的地區,村民住房的上端布滿了高壓電線網,村民們表示,核電站方面說了,只要保持五米的距離,即使發生核泄漏也沒有任何危險。這名前往當地採訪的芬蘭記者介紹說,當地農民所擔心的並不是核輻射和高壓電線,而是政府何時發給他們土地拆遷費。

核電工程金額巨大官員有利可圖

最後,中國從上到下各級官員的腐敗成風是中國核安全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核電行業工程巨大,利益豐盛,其涉及金額可與鐵路行業一比高低,核電行業貪污腐敗醜聞層出不窮,中國廣東核能公司的負責人康日新就因貪污受賄而被判處死刑,今年四月一本有關中國核工業內幕的書籍在台灣,新加坡以及香港同時上市,但卻在中國大陸成為禁書。

作者介紹說,目前世界上正在修建的66個核電站中有27個在中國,中國目前有十六個省份爭先恐後爭取獲得在第十二個五年計畫中修建核反應堆的許可證,有的省份甚至準備乾脆跳過中央這一環節,自行批准修建核反應堆。

此外,核工業發展並不僅僅限於修建核反應堆,中國正與法國的核能巨頭阿海法談判在中國甘肅的玉門修建一個巨大的鈾處理中心,旨在處理中國周邊國家的核廢料。此一項目涉及的金額將在一百至兩百億美元之間。

作者評論說,中國民眾對核工業的缺乏了解使中國得以暢通無阻地發展其核工業;儘管廣東台山正在修建第三代核反應堆的地區去年七月曾經發生里氏3,1級的地震,三十多年前也曾經發生過超過六級的地震,但對那些被迫拆遷的漁民來說,唯一可爭論的是政府應該發放多少拆遷費,同樣,那些修建核電站的民工唯一關心的是修建核電站的工資收入要比建紡織廠穩定。

中國南方的動物保護研究組織眼看着核電站周邊水域中稀有物種的消失卻從不對核電站提出任何質疑。就是對核問題十分敏感的綠色和平組織也對中國的核電計畫保持沉默,由於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缺乏合法的地位,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既不能徵集援款,又不難接收成員,更不能組織活動反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核電計畫。

與廣東隔海相望的香港早在1986年,就出現了第一份由五分之一的香港人聯合簽署的反對修改大亞灣核電站的簽名書,之後,香港民眾又曾多次舉行反核示威活動,但均未取得任何成效。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作者介紹說,就在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幾天之後,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燈光之下,法國電力公司EDF向廣東大亞灣負責人頒發了核安全國際獎,而二十五年前,法國電力公司曾經因大亞灣不符合安全指標而威脅要退出核電站計畫。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