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中海油瞞報漏油真相惹眾怒

發表時間:

中海油上個月在渤海蓬萊的油田發生原有滲漏事件,近日才得以曝光。中國輿論對此十分氣憤,各媒體網民紛紛揭露和抨擊中海油隱瞞真相愚弄民眾的行為。中國經濟觀察網指出,事件發生在上個月19日,直到7月3日中海油投資者關係部才確認的確發生了漏油事故,目前事故已基本處理完畢。而且整個泄漏污染海面只有200平方米。如果這一說法能夠成立,意味着污染海面不到一個籃球場面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或者乾脆說媒體壓根就無報道價值。 

環境與發展
環境與發展 RFI
廣告

中海油海上油井原油滲漏的“保密”工作真就做到家了么?絕對無此可能。上月21日,蓬萊19-3油田有兩口油井滲漏的消息已被新浪微博披露。國內媒體聞訊,即紛紛致電中海油作出回應,而中海油一概以沉默應對。與此同時,網上中海油油井滲漏的微博和轉貼一概被人為刪除……

直到7月3日早晨,央廣“中國之聲”以《中海油海上漏油發生近半月,污染程度仍撲朔迷離》為題,對這件已被人為瞞報近半個月的油井滲漏事件進行揭露,國人才知曉,原來“網絡謠言”是真的。

但是到此為止,這次事故是怎麼發生的,是否造成了污染,污染程度有多大,污染是否出現了擴散,擴散的方向指向哪兒等等公眾疑問,百姓和社會輿論仍然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更別說理當公開的詳細信息。

東北新網網引述網民的看法指出,作為事故相關的受害人,公眾完全有權利第一時間獲知此次漏油事故的相關情況。況且,讓公眾的目光投入事故本身,絕不僅僅是公眾知情權的體現,更是確保事故責任方擔負責任的重要前提。
中國網網友胡印斌認為,海上油田發生滲漏不是企業可以“內部消化”的私事,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中海油沒有任何權力隱匿事故達半個月之久,甚至是在海洋局公布監測結果,媒體公開報道“倒逼”之下,才勉為其難地披露一些有限信息。這樣一味“捂”“堵”下去的結果,一則可能錯失最佳的補救時間,剝奪公眾的知情權,從而加劇對公共利益的傷害;再則,此舉也是對廣大投資者的不負責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之規定,中海油有及時主動披露重大事件的義務。說到底,中海油之前遲遲不對外公布消息和後來的模糊回應,都是在企圖欺騙公眾。這裡頭有顧及企業顏面的考慮,也有穩定人心的考慮,但無數次的公共安全事件已經說明,在這類事件上任何隱瞞都只會導致謠言的泛濫,以致引起更大的恐慌,最終給企業聲譽和政府部門公信力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每日經濟新聞網引述網友舒聖祥的文章指出,漏油事故被曝光前,是沒有通知、沒有公開、沒有處理;被曝光之後,又是沒有道歉、沒有賠償、沒有下文如果要問中海油從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中學到了什麼,答案大概只能是“國情不同”吧?然而,一個共通的常識是:倘若不能杜絕事故發生,至少不要刻意隱瞞,因為被污染的海洋不是私人的海域,中海油沒有權力隱瞞事故;否則,選擇隱瞞就是選擇以身試法,就應該遭受最嚴厲的懲罰。

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中,英國石油公司除了向美國人民道歉外,還要CEO下課,並設立200億美元基金賠償因漏油事件而生計受損的美國民眾。而我們看到國內有報道說,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發生後,國家已為松花江治污投入78.4億元,中石油有沒有賠償,有人知道嗎?中海油的此次漏油事故,是不是又要讓納稅人買單呢?毋庸諱言,漏油事故從不披露之所以能成中海油慣例,很大程度上就是長期監管缺失和問責制度失效一味縱容的結果。這一次,渤海灣漏油事故會否仍舊不了了之,中海油會不會道歉、會不會賠償、會不會問責,我們且拭目以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