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亞論壇

巴黎電影節上看 "星空"

發表時間:

台灣電影人林書宇,沈可尚等本周參加巴黎電影節 Paris Project 單元,一方面推介他們過去的作品,另一方面為未來的影片籌款。林書宇的 « 星空 » 是一部少年題材的片子,有一點點舞台劇的味道;影片的氛圍和布景充滿的了台灣社會特有的人情,這讓華人觀眾特別容易接受,容易喜歡。不過法國觀眾能不能看到這部影片,這取決於法國發行人是否覺得能有市場。

廣告

台灣電影人林書宇,沈可尚等本周參加巴黎電影節,一方面推介他們過去的作品,另一方面為未來的影片籌款。

電影節期間,台北電影委員會派來的王女士很熱心地在人群中穿梭,介入,可惜她對電影不太熟悉。在媒體面前,沒等台灣電影人把發行和籌款的業務話題說完, 她那燦爛的微笑送出的客套術語瞬間就把談興正濃的台灣電影人變成了配角。

一個電影節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人們看到電影,讓業界人士有機會對作品在當地院線的票房作出預估,看看能不能發行; 讓發行商與媒體交流,看看媒體對導演,對演員,對作品的反應怎麼樣; 讓製片人和導演能有機會去試探哪裡可以找到他們新的影片的投資。

這次電影節上,駐法國台北代表呂慶龍先生陪同法國參議員 Catherine Tasca 和巴黎的電影界人士及觀眾一起觀看了林書宇的影片 « 星空 »,讓法國電影界看到,感覺到台灣政府對作品的支持。

« 星空 » 是一部少年題材的片子,有一點點舞台劇的味道。影片的氛圍和布景充滿了台灣社會的特有的人情,這讓華人觀眾特別容易接受,容易喜歡。不過法國觀眾能不能看到這部影片,這取決於法國發行人是否覺得能有市場,也取決於具有« 星空 »  版權的公司是否有精力有心意去推。比方說,電影節上有位法國發行人認為少年題材的影片的觀眾應該是未成年青少年,他擔心法國的小觀眾是否能夠克服文化上的障礙,熱衷 "星空" 里的台灣愛情故事。這個時候, 擁有« 星空 » 版權的公司能不能通過細緻的工作讓法國發行商放棄疑慮,這是非常關鍵的。

今天我們就請« 星空 » 的導演林書宇本人來和我們談談他的這部影片和他未來的計畫,以及他在本屆巴黎電影節上得到的反饋。

請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歐亞論壇專題節目。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