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貪腐

亞太區發展國家貪腐齊惡化 中港全球排名跌五及兩位

一向以廉潔見稱的香港,在國際反腐組織「透明國際」的全球清廉排行榜上排第十四位,較去年跌兩位,在亞洲區內維持排名第二,僅次於排第五的新加坡。雖然香港排名跌幅不大,但評分則是近十年來首次跌破8分,只有相等於過往的7.7分。中國排名亦下跌五位,至第八十位,得39分,若與聲稱反貪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上任時的排名相比,更是大跌21位。更令人憂心的是,亞太區中的已發展國家或地區的排名均告下跌,下跌由兩位至五位不等。

國際透明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國際透明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DR)
廣告

「透明國際」今年發表的年度全球清廉指數更改計算方法,由過往的以十分為滿分的十分制,改為今後的百分制,分數越高,顯示該地區的廉潔情況越理想,相反則是貪污腐敗嚴重。

指數的訂定仍是根據多個國際機構的研究結果而成,以反映各國人士對其身處地方的反貪、信息公開及防止利益衝突的意見。在一百七十六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的排名跌至第十四位,而得分則由去年的8.4分跌至今年的77分。由2003年起至今的十年期間,香港的評分由8至8.4分不等,亦即首次跌破80分(即過往的8分)的關口。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前特首曾蔭權接受富豪款待,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捲入地產公司貪污案等事件,引起國際傳媒關注,可能是排名下跌的原因。

不少評論認為,應把特首納入《防止賄賂條例》的規管範圍,以防特首貪腐「無皇管」弊病,不過,政務司長林鄭月娥5日回復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仍然不肯作出承諾,聲稱要詳細研究,不能訂定確切的立法時間表。

除中國和香港的貪腐排名榜上齊齊下跌之外,亞太地區中不少發展國家的排名亦告下跌,包括日本由去年的十四位跌至今年的十七位,台灣由第三十二位跌至今年的三十七位,南韓由第四十三跌至四十五位。

「透明國際」表示,報告收錄的一百多個國家中,有三分之二得分低於50分,顯示各國部門均須增加透明度,位高權重的官員更應以身作則,多向市民問責。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