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加拿大接受首批中國難民五十周年記

發表時間:

1962年12月,三歲的吉米和妹妹喬安妮跟着父母乘飛機離開香港抵達加拿大的卡爾加里,成為共產黨執政後首批定居加拿大的中國難民。在這一特別難民計畫實施五十周年之際,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北美亞裔移民問題的學者勞拉-馬多科洛(Laura Madokoro)在《國家郵報》上發表《吉米兄妹的故事》,重提被人淡忘的吉米一家及同批抵達加拿大的中國難民故事,她認為1962年的事件清楚地顯示了加拿大政府如何善待難民,給他們以尊嚴,以及後來加拿大社會又如何從中受益。

廣告

2011年,香港《開放》雜誌總編蔡詠梅在介紹深圳作協副主席陳秉安的新作《大逃港》時曾說: 毛澤東大躍進失敗,全國發生數以千萬計人餓死的大饑荒,一九六二年五月廣東省委書記陶鑄決定放廣東饑民一條生路,該年五月五日駐守廣東邊防的解放軍在陶鑄一聲令下後突然撤崗,引發了一場數十萬饑民逃亡香港的大洪潮。

對於這一事件,馬多科洛在《吉米兄妹的故事》一文里這樣寫到:1962年春,世界各地的報紙和電視都報道了人們逃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消息,持續的饑荒在中國肆虐,成千上萬的人想跑到鄰近的香港尋求庇護,但英國軍隊和警察把他們圍困在邊界。

危機發生時,正值加拿大大選,時任總理約翰•迪芬貝克(John Diefenbaker)正忙於選戰。在聽到來自香港的新聞後,迪芬貝克宣布加拿大“應該為全世界做出榜樣”。他宣布接收100個中國家庭,加拿大政府在香港多家報紙刊登安置計畫特別公告,共有3000多戶家庭申請,最終只有109戶獲接納。

這在當時數十萬逃港難民中,可謂滄海一粟。馬多科洛指這一飽含人道主義精神的舉動,同時也是一次精心策畫的政治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加拿大選民的選票,向他們展示新移民政策的好處。

為了確保加拿大人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中國難民,聯邦政府安排記者、大小政治家和各華人社區代表在全國各地機場歡迎他們。報紙頭條大登特登加拿大人和難民的首次接觸,人們從報紙上看到手抓聖誕糖果的吉米兄妹倆和第一次使用湯勺的中國孩子,所有家庭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渥太華希望人民救助難民,更希望他們支持更加開放的移民政策。在1962年的加拿大,人們剛開始以正面的態度考慮接受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移民,因為直到那時,加拿大人還普遍認為“這個國家永遠是白人的”。1962年2月,渥太華對移民政策做了一項日後改變加拿大社會結構的大調整。首先是技工計畫,使用了後來人們熟知的“積分制度”。1967年,實行了平等的家庭擔保計畫,這些都豐富了移民的多樣性,人們從世界各地帶着各自的經驗、利益和文化背景來到加拿大,改革浪潮的餘波一直影響到今天。

如今53歲的吉米是溫哥華市警察局局長,中文名為朱小蓀的他成為加拿大歷史上首名華人警察局長,他妹妹喬安妮也是溫哥華一所小學的校長。馬多科洛認為成功雖然屬於他們自己,但兄妹倆的故事一直是政府討論難民問題時的有利佐證。

1949年後,中國人以難民身份來到加拿大,曾有過“大饑荒、六四、計畫生育和法輪功迫害“等幾次高潮,在加拿大移民部網站上“難民大事記”部分,還寫着這麼簡要的文字:1960年代,逃離文革共產黨暴力的中國難民。據加拿大官方記載,從1984到1996年,有一萬多中國人在加拿大申請難民。到2010年,中國躍升為加拿大第二大難民來源國,全年達1644人。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