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媒體

哈佛大學《尼曼報告》新刊聚焦中國媒體審查

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出版了最新一期《尼曼報告》,聚焦中國宣傳部門對媒體尤其是社交網絡的審查和控制。十一位中外記者從不同角度,勾畫出今天中國當局對媒體審查的主要方面。

DR
廣告

哈佛大學的尼曼基金是世界上最悠久也最知名的在職記者進修獎學金,而《尼曼報告》則是由尼曼研究員、尼曼獎學金獲得者、資深記者們共同合作,定期對新聞行業的現狀進行審視,現在已成為一份受尊敬的行業性評論和批評雜誌。

原路透社駐華記者慕亦仁撰文《命令與控制》,回顧了中國國內媒體承受的巨大壓力和外媒記者面臨的監視、騷擾和恐嚇,包括他本人的記者簽證申請被中國政府拒絕的經歷。安妮-漢諾喬維斯的文章《躲避“真理部”》,介紹了中國網民各種規避審查制度的方法。

紐約時報上海分站站長張大衛撰文《追蹤錢的線索》,介紹如何憑藉適用於美國的調查報道原則,在中國追蹤權貴的隱秘財富。美國紐約客雜誌記者歐逸文則認為,今天的中國既是記者的天堂,也是統計學家的煉獄。

在中國媒體人方面,財新傳媒編委高昱和2013年度尼曼學者鄧瑾的文章《控制信息,控制靈魂》,介紹了中國的媒體審查制度是如何進行的。香港大學中國傳媒計畫主任錢剛文章《關鍵詞的秘密》,介紹了以在線和數據庫搜索作為報道手段。

財經雜誌原副主編羅昌平介紹了微博和微信如何打破信息壟斷,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則描述了“壓力之下的中國市場化媒體”。財新傳媒主編胡舒立表達了她對於商業化獨立新聞機構出現的“媒體腐敗“問題的思考。南方人物周刊記者楊瀟反思中國記者的語言戲法是否構成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審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