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如何走出克里米亞危機?

發表時間:

烏克蘭最近幾個月的示威衝突在一場血腥鎮壓以及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出逃之後,最終演變成為冷戰結束之後西方與莫斯科之間最為嚴重的正面交鋒。交鋒的焦點集中在克里米亞地區,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昨天周四通過決議,決定克里米亞以聯邦主體的身份加入俄羅 斯聯邦,並且將於本月十六日就是否歸屬俄羅斯問題舉行全民公投。此舉引發烏克蘭臨時政府的強烈反彈以及西方社會的同聲譴責。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烏克蘭臨時總統圖奇諾夫表示此一公投決定並不合法,並聲稱將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散克里米亞議會,廢除克里米亞議會在“槍管之下”作出的決定。美國與歐盟在表示強烈譴責的同時都宣布將對俄羅斯進行不同程度的制裁。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近一個小時的電話會談,似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同樣,昨晚,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的緊急會議也是無果而終。

我們知道,位於黑海附近的克里米亞地區歷史上曾經隸屬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以及沙俄帝國,1954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統治下將克里米亞畫給烏克蘭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地區作為自治共和國成為脫離蘇聯之後的獨立的烏克蘭的一部分。如果說,即使是最博學的歷史學家也很難斷定克里米亞自古以來應該從屬於哪個國家的話,克里米亞自從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歸屬於烏克蘭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美歐等國之所以反對克里米亞舉行公投的主要原因。

不過,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一開始就認為發生在烏克蘭的事件就是一場違憲政變,認為烏克蘭議會罷免總統亞努科維奇缺少合法性。普京的觀點似乎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亞努科維奇雖然腐敗至極,但是,他畢竟當初是在烏克蘭民主選舉中當選,擁有一定的合法性。另外,莫斯科還聲稱,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的大批公民呼籲俄羅斯支援,克里米亞民眾要求莫斯科捍衛他們的安全,當然,西方媒體大量的報道顯示,這些要求與呼籲有不少是在槍桿子壓迫以及美元的誘惑之下做出的。

出於以上種種原因,西方與俄羅斯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一直到今天始終未能真正坐上談判桌,西方國家中最提倡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的應該首推德國總理默克爾,默克爾精通俄文,又來自前東德共產政權國家,似乎是西方國家中罕見的知道應該如何同普京打交道的政府首腦。但是,不知是由於歐盟內部難以達成一致還是普京的立場強硬,總之,歐盟與俄羅斯的談判也並未取得任何進展。同樣,美俄之間的談判也無果而終,美國近幾年來在國際外交上的所作所為使他的可信度受到質疑,比如說,奧巴馬譴責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違背了國際法,然而,美國又如何解釋他當初在缺乏聯合國首肯的前提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行為呢?

綜上所述,西方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分歧一時似乎難於消除,而克里米亞地區今天又因公投日期臨近而處於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中,面對如此嚴峻的對峙勢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或許應該當仁不讓,出面為緩解危機展開外交斡旋。

我們知道,北京對他的盟國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的態度小心謹慎。到目前為止,中國外交部始終迴避中國是否支持俄羅斯近期在烏克蘭行動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時繼續王顧左右而言他,反覆強調中方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原則,重複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使華盛頓以及布魯塞爾都認為北京在尊重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上與西方觀點一致。然而,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近日也宣布,莫斯科在烏克蘭問題上擁有北京的強烈支持,聲稱,中國與俄羅斯的觀點廣泛一致。

既然中國政府對俄羅斯的行動既未表示支持,也未明確反對,既然北京又被認為同華盛頓與布魯塞爾觀點相近,而烏克蘭危機又迫切需要調停者,或許中國可以扮演這個角色。這也是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所必須承擔的沉重包袱之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