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工人與人去廠空

發表時間:

中國工人越來越懂得怎樣保護自己,捍衛勞動權利,儘管沒有自由工會,唯一的官方工會又不能捍衛工人利益,中國工人近年來仍然顯現已經有成熟的維權。而從3月3日開始的IBM與聯想兼併案引發的工人罷工行動,為此提供了證明。

廣告

世界報在經濟版發表署名是亞甘的文章,指出已經有多年在大如一個城市的外資或合資企業里,中國工人發起眾多罷工,而這些罷工並不是官方工會組織支持的,有提問說,中國工人是不是成為世界上最知道申訴維護勞動權利的群體。而中國工人維權的兩大主要訴求,就是改善勞動條件與增加工資。這次中國南方深圳IBM生產組裝工廠里的工人罷工很好的體現了中國勞資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

罷工起因是工人不同意在IBM向中國聯想出售部分生產線的轉讓計畫里被當成生產物件一攬子廉價賣給聯想。IBM轉讓給中國聯想的協議總價在23億美元,60個國家的將近7500個工人應當隨同轉讓協議一起從IBM生產電腦產品企業歸入中國聯想企業。IBM在今年1月23日宣布這一轉讓協議,但中國深圳的IBM工廠工人並不願意接受轉讓協議中工人轉讓的條件,對成為聯想企業後的勞動條件以及工資條件前景不抱樂觀,大部分工人願意就此離開工廠另謀就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工人決定離開企業,1000多名工人從3月3日開始罷工,希望得到離職的補償。

美國IBM企業老闆提出,或是留在聯想企業,享有同等的工資待遇,或是以一年工齡換取一月工資的補償金離開工廠。深圳工人認為這個補償條件過於苛刻。深圳IBM工廠的勞資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相反雙方的立場都變得非常強硬。工人堅持罷工,儘管他們沒有獲得唯一的官方工會即中華全國總工會的任何支持,而美國IBM深圳工廠也絕不退讓,並且以嚴重違反勞動權利的理由開除了20多名
工人。

聯想面臨尷尬狀態,一方面聯想面臨可能接收一個沒有工人的空殼工廠,另一方面聯想又不願意麵對工人做惡人。聯想以這是IBM內部事務為理由避免卷進罷工浪潮。不過IBM轉讓給聯想的協議雖然簽了也宣布了,可是仍然處於等待中國政府部門批准才開始生效和交接轉讓。

不過聯想儘力安撫深圳工人,在發表的文告里聯想說,聯想很珍惜技術工人,因為這是聯想獲得長久成功的關鍵所在。只是很多工人並不相信聯想的許諾,大部分工人堅持走人,寧可再到勞動市場尋找其他工作。

世界報指出,儘管沒有自由工會,也沒有唯一官方工會的支持,可是這不能阻止中國工人通過這樣的壓力手段達到索求的目標。聯想也承認,如果獲得一個工廠,但廠里走了一半以上知道如何讓這家工廠運轉的工人,這個兼並轉讓實際上已經虧蝕了一半。這也是一個教訓,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應當事先好好談判。

世界報還刊登了一篇該報常駐上海記者哈羅德關於中國允許組建成立私人銀行的報道文章,指出中國繼續金融領域裡的改革,儘管中國官方早就宣布了開放遠景,但除了緩慢,還有謹慎。允許建立私人銀行只是金融市場化改革漫長路程中的一步。

中國是在全國人大會議年會框架中宣部允許建立私人銀行,目前作為試點推出,在上海,天津和浙江與廣東四地准建5家私人銀行。中國一直堅持對國有銀行在借貸與利率等方面主導與決定權力,世界報指出,中國各大銀行的負責人都是由共產黨任命。儘管中國的金融封閉性讓中國躲過世界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但中國國有銀行負有大量壞債都被國家埋單。國有銀行只向國有企業提供貸款,中小私人企業以及私人借貸被排斥在外,中國私人企業越來越在中國經濟中發揮作用,卻被迫向問題重重的影子銀行借貸,所捆綁的利息比國有銀行高出多倍。中國許諾繼續金融改革,未來可望在利率方面與市場掛鉤。

經濟報紙回聲報在調查專版刊文介紹中國手機後起之秀小米的成功經驗,指出小米是世界上為數很少的既有先進功能,價錢卻又便宜的手機產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