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王婧談中國在阿維尼翁展現當代戲劇多重風貌與實力

發表時間:

每年七月,法國普羅旺斯的小城阿維尼翁便成為世界各地喜愛戲劇的觀眾與專業人士的朝聖之地,這是因為從月初開始這個美麗的小城會舉行長達近一個月的國際戲劇藝術節。已經有60多年歷史的阿維尼翁戲劇節,除了備受矚目的正式節目,同時進行的OFF外圍表演單元,近10多年來也愈來愈受到大眾的喜愛。今年適逢法中建交50周年,有多個中國戲劇表演團體浩浩蕩蕩地來到此地參加Avignon OFF單元,因此在本次節目中,我們特地邀請為其中3個劇團擔任製作人的王婧來談一談相關情況。

廣告

參與今年OFF戲劇節的中國代表團,王婧對法廣說明有5個不同的隊伍,一方面有她負責宣傳的北京戲劇節的班底,即:北京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邵澤輝優工作室舞蹈作品《睡.覺》以及北京三拓旗劇團趙淼的形體戲劇作品《失歌》;另外上海戲劇學院和四川人藝也帶來了他們的作品,但後兩者者她本人就不那麼地熟悉了。

針對來自北京的3個表演藝術團隊的特點與風格,王婧對本台解釋說,他們各樹一格。首先她談到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指出,這個作品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先鋒戲劇的絕佳代表,劇本本身就非常打動人心,中國很多年輕人也都能背誦多句台詞出來,因此在法國推出這樣一個講述愛情與人的故事、一個世界性的主題,主要是希望法國觀眾能夠了解中國的先鋒戲劇,並有一個真正的溝通。

接着來看邵澤輝的《睡•覺》,這是一個舞蹈,名稱睡覺中間還有個•,是因為導演認為睡與覺是一對反義詞。作品主要想探討人的困惑、人對睡眠的困惑,從此基點去看人在社會中一種狀態與對社會的困惑感,很有意思。第3個作品《失歌》,是形體劇,同時又是默劇,且融合了木偶戲和面具的許多元素。因此,上述3個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學、風格也相異。王婧表示希望通過這3個不同的作品帶給法國觀眾對當代中國戲劇風貌的多樣性的認知,同時3位導演都具備自己的美學體系,也很能展現出中國戲劇界目前的實力。

《睡.覺》劇照
《睡.覺》劇照

中國是從2011年開始參加Avignon OFF單元對吧?王婧回答說,沒錯,北京戲劇節從這一年與Avignon OFF單元開始交流,從此每年北京戲劇節會派幾個節目到OFF單元來觀摩演出,同樣地,每年的9月他們也會在北京戲劇節的平台推出法國的作品。

剛才提到孟京輝的作品裡有大量的對白,是做翻譯的處理嗎?王婧對此表示所有的作品都做了翻譯。孟京輝這齣戲之前有位法國女士先譯了,當他們聯繫她時,她也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將其翻譯呈現給阿維尼翁觀眾的面前。不過,受限於阿維尼翁的舞台演出時間與條件,文本做了一些調整,保留了五分之四的對話,做成舞台上的字幕,否則太大量的字幕,觀眾也會目不暇給。

《戀愛的犀牛》劇照
《戀愛的犀牛》劇照

至於法國觀眾看這部作品能夠入戲?王婧覺得可以,雖然說,這戲是中國人寫的中國人演的說的,不過主題是世界性的,孟導演的手法也非常當代化。其實,文字和語言的疏離性反而能為法國觀眾帶來一種美感!他們可能感覺跟看法國戲並不完全一樣,但是也可以從當中找到許多戲劇的共性。

說說法國觀眾對另外兩個作品的反應… 王婧再來談到了趙淼的《失歌》,她表示非常好且整體的評論也非常好,因為此作由9個故事組成,分成9個段落,每個描述都非常有詩意,同時又兼具悲劇和喜劇在裡面。王婧進一步說,沒有語言是純靠肢體性的,這部作品可能比純文本的戲更容易讓觀眾理解與接受,因為它靠肢體語言去打動觀眾。它也留出許多無言的空間,讓想象盡情奔馳,每位觀眾都能依據自己的觀戲經驗做不同的解讀。此外,他們也對現場觀眾進行訪問,不少觀眾認為此戲很好看,有人看完還熱淚盈眶。

《失歌》劇照
《失歌》劇照

關於邵澤輝的《睡.覺》,王婧指出舞蹈作品相對來說,觀眾會小眾一些,而且作品中的政治性和反思性也較強,有些觀眾反應不能完全理解,但還是能感受到有壓力、有夢境、有噩夢。到了夜晚人變得非常焦慮做噩夢,即在《睡》的部分,然後到了白天《覺》醒來後又是像木偶人一樣,不斷地重覆機械式的動作。她說,從這個基點上觀眾其實不會產生誤解的。

我們也問道在《失歌》儺面面具的運用情形,王婧解釋,這個作品中6個面具吸收了中國古老的儺面面具元素,然後做了些調整修改,重新衍生出來再融合了西方的一些共性。王婧說,他們還為這些表現老人的面具特別做解釋,獲得觀眾和媒體的好評,每次在遊街宣傳時,都非常吸引觀眾的好奇,前來詢問它的意義與作用。

本屆阿維尼翁戲劇節因為法國演藝臨時人員抗爭而不時有罷工發生,有沒有受到影響?王婧說有些約略的波及吧,因為今年正是中法建交50周年,本來安排中國代表團在7月4日開幕當天走先行方陣的,但因罷工取消,這對中國代表團來說,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大家士氣難免有些影響心中也有些遺憾。王婧接續說事前已做好溝通,大家都是同行也都了解這一行的艱辛,都能冷靜面對罷工的情況。

票房的話,王婧估計頭幾天的上座率約在5成吧,觀眾看戲在阿維尼翁是一個魚型模式,剛開始時觀眾基本上是比較少的,當然也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例如昨天下大雨,來的觀眾就不多了。

至於3位導演對來阿維尼翁到期待什麽?王婧回答本台說,就她猜想,3位導演應該都會希望讓法國的觀眾認識到中國當代戲劇是什麽樣子,客觀地認識到這個戲劇的樣子,中國的戲劇作品是什麽樣子,今天的中國人思考的是什麽,她想這大概就是他們想要呈現的。

(本台最後感謝王婧精闢的介紹與分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