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話題

借供應商問題食品炮轟洋快餐 被指為政府開脫監管責

發表時間:

美資大型食品企業上海福喜向麥當勞、必勝客等洋快餐提供過期食材,這事兒讓食品安全這一老掉牙的話題,在中國互聯網上又火了一把。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對此,有網友吐槽說,麥當勞、必勝客這些在美國本土管理規範、記錄良好的企業,為什麼來到中國就出大事兒了呢。也有法律界人士稱,福喜過期肉事件影響巨大,福喜不僅可能將面臨天價罰單,還可能被吊銷生產許可證。從現在公布的情況來看,使用過期食材的行為是有組織的故意行為,其規模影響都非常巨大,目前已經刑拘了五名責任人。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REUTERS/Petar Kujunzic
廣告

作者喬志峰的文章說,現在,企業的責任人被刑拘了,企業也將面臨巨額罰款,可是對於那些在監管中瀆職失責的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卻未見有任何處理意見,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據悉,微博上有一位曾經是福喜內部員工的網友早在2013年1月就爆料稱,上海福喜食品的肉類產品存在問題。然而,他的爆料卻並未引起關注。不僅如此,過去三年,上海市質監和食藥監部門對福喜進行過7次檢查,都沒有檢出任何問題。

如果不是有記者卧底兩個月揭出內幕的話,恐怕上海福喜至今依舊還會是平安無事。如此監管,是否形同虛設呢?如果不追究問責的話,焉能服眾,又怎能遏制食品領域問題頻發的勢頭呢?另-方面,也有評論寫道,近日,有媒體爆料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的供應商,使用過期原料再加工,將矛頭直指洋快餐本身,以致於國內輿論中再一次出現"洋垃圾滾出中國"的聲音。銷售的食品有問題,快餐店當然有責任,但在此次事件中,供應商福喜才是真正旳罪魁禍首,執法部門監管不力同樣理應被追究和問責。

網易《另一面》作者王蕾的文章說,輿論紛紛指責麥當勞肯德基對他們的供應商監管不力,但卻忘記了監管加工企業首先應該是政府的重要責任,也就是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分內之事。然而,就在今年2月,上海市嘉定區政府還曾將福喜公司評為"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A級)",然而6月份這家企業就被記者暗訪查出問題,那麼替"問題企業"背書的當地政府,監管不力的問題也理應被追究。不過在媒體曝光後,嘉定區政府官網頁面上有關"上海福喜公司"的表彰記錄,卻已然消失不見了蹤影。

麥當勞賣出的食品有問題,快餐店本身的確應負有責任,但這只是連帶責任。而且目前也沒有證據證明快餐店與供應商合謀隱瞞消息,在那段記者暗訪的新聞視頻里,就有明顯情節表明,每次麥當勞的質檢人員進廠檢查時,福喜公司便會刻意將過期原料都隱藏起來。具體到法律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在先向麥當勞要求賠償後,麥當勞有權向供應商福喜公司追償。

但此次中國官媒在相關報道中,卻對政府應負的監管責任輕描淡寫,並選擇性地集中炮轟"洋快餐",甚至不惜挑起狹獈民族主義情緒,實乃轉移視線之舉。在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中,官方一味對洋快餐口誅筆伐的媒體導向也有問題。原本是供應商福喜公司出了安全問題,而媒體在報道時為了更加吸引眼球,紛紛將麥當勞肯德基推到了最前面,卻對理應承擔監管職能的政府責任刻意輕描淡寫。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包括人民日報、央視等官媒,紛紛將矛頭直指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的外企屬性,將一起普通的食品供應商違規事件,徹底轉移為"洋快餐質量門",以至於有人喊出了讓這些"不自覺的洋垃圾滾出中國"的口號。然而在炮轟福喜公司讓"洋快餐"紛紛中槍時,媒體又選擇性地無視了福喜向全國供貨的名單里,同時還有包括德克士、小肥羊、華萊士等,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企業這一重要事實。

王蕾的文章最後強調說,在整個事件中,如果論責排序的話,供應商上海福喜公司顯然是罪魁禍首,接下來該問責的也不應是作為採購方的洋快餐店,而是那些給"問題企業"頒發質量認證,甚至進行表彰的當地政府監管部門;如果就連上海食藥監局都沒查出問題,卻一味指責洋快餐們對上游供應商的什麼"監管不力",是典型的避重就輕,而媒體在報道中將矛頭直指洋快餐的外企屬性,更是轉移視線的拙劣伎倆。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