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俄羅斯

習近平稱中國永遠不會支持參與制裁俄國獲俄方高度讚賞

據環球網昨天轉載“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的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蒂娜. 馬特維延科23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對記者稱,中國永遠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會參與。馬特維延科引述習近平指出,“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永遠不支持對俄羅斯制裁,也永遠不會參與”。“這是中國的公開立場,我們感謝中國這樣的評價,能從中國國家主席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是很難得的”。

中俄兩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普京在亞信峰會上 2014 5 20
中俄兩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普京在亞信峰會上 2014 5 20 路透社提供
廣告

對此,作者蔡慎坤的文章點評說,如果環球網的上述報道是真實的,這應該是,迄今為止,中國歷任領導人對俄羅斯,最高調最大膽的力挺言論!“永遠”一詞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俄羅斯無論幹什麼都會得到中國無條件的支持和認同,即使武力吞併烏克蘭,或者兩天內拿下北約五國的首都,甚至是重回斯大林時代,但這似乎並不符合中國長期以來所奉行的外交政策,自然也會引發周邊鄰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嚴重關切。

此外,耐人尋味的是,習主席如此重要的講話,官方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均無報道,只有環球網獨家大肆渲染這條消息。在烏克蘭面臨俄羅斯武力威脅的關鍵時刻,中國如此高調力挺俄羅斯,是否意味着與美國乃至整個歐洲公開決裂?不可否認,在價值觀、地緣政治上,中國與美國乃至歐洲存在矛盾和分歧,然而中國並無與西方世界爭霸的戰略需求,更無必要與西方世界進行全面的政治博弈和軍事對抗,

因此,在俄羅斯不惜與美國乃至歐洲整體對抗的關鍵時刻,中國如此力挺俄羅斯,實在算不上什麼“明智”之舉。究其原因,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對美歐的依賴,要遠遠超過對俄羅斯的需求。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乃至歐洲的支持,也就沒有中國這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成果,中國對美國乃至歐洲的貿易額早己超過萬億美元,而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仍然不足千億美元,誰輕誰重?相信中俄都很清楚。

很顯然,中國用“永遠”一詞來力挺俄羅斯,並不符合中國的根本戰略利益。凡是對歷史稍有了解者,恐怕都難以否認,中俄對抗的時間遠比合作的時間多,俄羅斯從中國取得的利益也遠比中國從俄羅斯取得的利益多,俄羅斯是真正侵佔中國大片領土的唯一國家,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中國失去了外興安嶺,相當於失去了大於東北數倍的森林資源,以及中國五分之一的礦產資源。

中國失去了貝爾加湖,也等於失去了世界上六分之一的淡水資源。中國失去了海參崴,失去了庫葉島圖們江海域等等,也等於失去了中國在北太平洋的話語權。一直以來中國對俄羅斯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以“十月革命”起家的共產蘇聯曾是鮮活的老大哥形象。1949年10月2日,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天就宣布與前蘇聯“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對“老大哥情結”,除了毛澤東時代以外,一直得以小心翼翼的維護。

蔡慎坤的文章又說,雖然中國對“老大哥情結”始終如一,但是,屢屢涉及俄羅斯的利益時,俄羅斯這個國家的面孔便會立即變得六親不認 !俄羅斯對中國究竟打的什麼算盤,中國其實並不清楚。更有意思的是,中國動輒對歐美等西方國家說“不”!但對俄羅斯卻連大聲說話的勇氣都沒有。為了安撫俄羅斯,中國與俄羅斯解決了幾乎所有邊界問題,使俄羅斯佔領中國的大片疆土得以合法化永久化。

而中國從俄羅斯又得到了什麼呢?僅僅一條石油天燃氣管線,前前後後談了二十年,至今卻依然停留在紙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