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領海糾紛下的中韓關係

發表時間:

一名中國大陸籍漁民日前在南韓海警執行海上巡邏任務時被開槍打死。中國外交部隨即表示“強烈不滿”,向韓國駐華使館提出嚴正交涉。目前,雙方交涉結果尚不得而知。

曼谷專欄
曼谷專欄 RFI
廣告

根據韓聯社10號快訊報道,當天上午8點30分左右,韓國海警在全羅北道扶安郡以西144公里處盤查一艘中國漁船,其間遭遇激烈對抗,導致一名船員受傷,最終不治。後經證實,死者為該艘名為“魯營漁50987號”漁船的船長,現年45歲,中國山東籍人。韓國海警事後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表示,海警在執法過程中遭遇抵抗,出於擔心人身安全,所以用K5手槍開槍自衛。

同一天,漁船事件的影響進入了兩國的外交渠道。媒體報道:韓國外交部透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表示遺憾,向遺屬表示慰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要求韓方徹查事件,嚴肅處理責任人。”他還透露說中韓兩國的駐外使館正通過外交渠道進行交涉。

據了解,這並不是中韓之間爆發的第一起海上摩擦。根據《環球時報》報道:2010年,韓國海警的警備艦與中國漁船相撞,造成中方人員傷亡,中方曾要求韓方承擔責任。2011年,一名韓國海警在執法過程中被中國船員用兇器刺死。兩年前,韓國海警在執法時發射橡皮彈,導致一名中國船員身亡。

隨着兩國之間的海事摩擦頻繁發生,中韓之間的領海糾紛問題若隱若現。畢竟雙方在東海有大約18萬平方公里,在黃海有大約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領屬爭議。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就領海爭議面積大小而言,中韓之間的爭議面積比中日爭議面積還大,不過中韓雙方在處理海事糾紛問題時都不會過多地去提及各自對領屬海域的認知分歧。這一點跟為了爭奪釣魚島主權而上綱上線中日關係差別極大。

然而問題畢竟存在,未來雙方還有可能發生海事糾紛,這些問題是否會影響中韓雙邊關係呢?觀察人士看法不一。有觀點認為,隨着中韓海事摩擦加劇,相關的民事糾紛日後勢必升級,迫使雙方政府在領海主權問題上攤牌,從而給中韓雙邊關係蒙上陰影;但也有觀點認為,鑒於中韓兩國領導人對地緣政治的認知和對當前國際形勢的研判,雙方在解決海事糾紛問題時都會從大局考慮,從而選擇重重拿起,輕輕放下。

中韓兩國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來,雙方的經貿交流和民間往來日益加深。尤其在最近兩年,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世界格局發生改變,為了尋求兩國共同的利益支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總統樸槿惠在彼此互訪中達成了多項共識,其中包括在應對朝鮮核武器、日本威脅和維護東亞和平等安全認知問題,因而使得兩國關係走得更近。雖然韓國也是美國的戰略夥伴之一,但這並不影響中韓之間結成相互依賴的貿易夥伴關係。而對於在南海、東海跟多個國家存在領海爭議的中國,保持中韓良好關係的戰略意義遠遠超過民間發生的海事糾紛,儘管後者算得上是可能導致雙邊關係惡化的敏感因素之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