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法國導演與中國專家看南水北調計畫

發表時間:

第三十二屆巴黎國際環境電影節從本月三日至十日在大巴黎地區的十四家電影院舉行,這一由大巴黎地區政府資助舉辦的電影節舉辦三十多年來越來越受到大巴黎地區觀眾的青睞。今年的電影節似乎比往年的內容更加豐富,或許是因為今年年底巴黎將舉辦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氣候變化等與環境有關的議題近期來越來越引發關注。

環境與發展
環境與發展
廣告

今年大巴黎地區舉辦的國際環境電影節挑選了101部長短影片以及20部網絡資料片。各大電影院在放映影片的同時還組織攝製組人員、環保問題專家同觀眾展開討論。討論的內容涉及多個層面,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水資源問題,人與自然尤其是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據介紹,其中有一部短片的選材十分獨特,介紹的是幾位患有電波以及電流恐怖症的居民,這些不得不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人們向觀眾講述了他們對現代生活的感受。整部影片的拍攝過程都遠離電源。

本屆電影節中與中國有關的電影應該首推由法國導演 安東尼•布泰 Antoine Boutet拍攝的長篇紀錄片:南水北調,這部長達將近兩個小時的紀錄片介紹了中國南水北調計畫的設想以及進展過程,影片首先請中國南水北調工程的總設計師介紹了工程的起源,及其整體規畫,以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影片用大量的篇副介紹了被強迫拆遷的湖北、河南等地的老百姓的怨恨以及無奈,其中有一個鏡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面上一群剛剛被強迫遷往新居的農民們爭先恐後地向記者哭訴,即使是對中國國情一無所知的人,也能夠一目瞭然地看到,這些被迫拆遷的老百姓們很顯然是沒有任何話語權,難得有人給他們一個說話的機會,就連不太能言善語的人也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要把滿肚子的怨恨倒出來,但是,由於他們都搶着說話,結果是誰也聽不清楚他們究竟說了一些什麼。

影片還採訪了多位對南水北調計畫心存質疑的中國民間意見人士以及環保人士,但是他們的質疑聲似乎並沒有獲得來自中國官方的回應。

南水北調紀錄片片花


為什麼要選擇南水北調這一主題?

安東尼•布泰 Antoine Boutet: 我之所以選擇拍攝這一主題,一方面是由於中國是一個我十分感興趣的國家,拍攝這樣一部影片我可以藉此機會了解更多的我還不了解的地方。我對水資源等題材一直十分感興趣,幾年前,我就已經拍攝過一部有關三峽的影片,當時我就聽說了南水北調這個巨大的工程,我當時就對這一浩大的工程十分感興趣,我因此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從南水北調的東線到西線,甚至到了長江的源頭西藏,我想了解的是,這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別的選擇?其中會遇到什麼樣的阻力?它是否符合民眾的期待?這一浩大的工程是否會改變民眾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不得不遷移的老百姓,他們對此有何感受?
當然,這部影片本身並沒有給這些問題找到答案。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或者說是一連串的問題。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對這些問題做出我個人的回答,或者對南水北調計畫做出主觀的判斷。而是把問題的各個方面都展示給觀眾,再由觀眾自己來做出評判,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影片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我前後總共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來拍攝這部影片。

中國拍片遇到什麼阻力?

安東尼•布泰 Antoine Boutet::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我既不是水資源研究專家,也不是工程師或者建築師,而且,我還不會說中文,所以,這些困難其實都通過我影片中的畫面表達出來了。也就是說,我的影片主要是以攝影師的目光來審視南水北調這一巨大的工程,與我拍攝的事件以及人物之間都保持着一定的距離。而這種距離感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外國的導演,我應該從什麼樣的視角來觀察才能夠帶來一些獨特的畫面與感受。因此,我首先是從遠距離來觀察,慢慢地開始接近這些人與事務,在長時間的接觸中我們對事件的看法也逐漸地明朗,同樣,作為電影觀眾也是在觀察這些畫面的同時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影片中既沒有字幕,也沒有畫外音,甚至都沒有具體的地點說明,但是,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對影片畫面的整體的感受,因為拍攝這部影片的目的並不是要批評中國,批評政府的浩大工程,而是為了使所有的觀眾都意識到其實類似地工程在全世界各地都在開發,這才是我的目的所在。

專家:南水北調是製造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是就在南水北調影片上映的前夕,中國官方宣布南水北調的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從湖北與河南交界的丹江口水庫引水,途徑河南、河北兩省,抵達北京和天津。

中國官方新華社去年12月12日報道說,這條歷時11年建設的長1432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線每年可向北方輸送95億立方米的水量,相當於六分之一條黃 河,可以基本緩解北方的嚴重缺水局面,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個省市沿線約6000萬人將直接喝上水質優良的漢江水,近1億人從中間接受惠。

儘管中國官方不斷加大宣傳力度,但這項被稱為是全球規模最浩大的工程從論證到展開工程,卻和另一個大型水利工程三峽大壩一樣,一直在爭議聲中進行着。有專家甚至指出,南水北調工程的隱患比三峽工程更為嚴重,很有可能成為中原大地的災難根源。
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問題專家王維洛認為,跨流域的大調水工程,違反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南水北調工程,從漢江調走如此巨大的水量,意味着從另一個地區掠奪今後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在汛期及乾旱時將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所以,在他看來,南水北調並沒有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問題。王 維洛向媒體表示,南水北調工程上馬以來,已經有至少3個補救性的工程,它們分別是〝漢江濟渭〞工程、〝鄂東調水〞工 程和〝引江濟漢〞工程,來補救它的生態環境影響的。現在中線通水以後,馬上又要規畫新的補救工程,因為漢江水源不足的問題將日益凸顯。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尋找別的水源來引水。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 中國的水資源專家都預測到2030年,長江流域將和北京一樣成為一個缺水的地區。

中國國內的環保人士馬軍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增加對北方地區的水供應但卻不提倡公民節約用水,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如果北方人延續今天的用水習慣的話,那麼,十年二十年之後,北方的缺水問題將再度嚴重,今天已經不得不
〝引江濟漢〞的話,未來是否還必須修改別的河道來保障水源呢?長此以往,必將引發惡性循環,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法國科普性雜誌科技與未來2013年曾經發表有關中國南水北調計畫的長篇調查報道,文章指出,中國當局曾經表示正在研究對中國與印度共享的 雅魯藏布江以及東北中俄邊界的黑龍江的引水計畫,中方的上述計畫引發印度以及俄羅斯兩國的擔憂。印度方面甚至表示任何修改水流的行為都將被當作是向印度公開宣戰。

的確,修改西藏上游的水道正是南水北調西線計畫一項重大工程,中國國內多位水利專家認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上的雅魯藏布江、怒江和瀾滄江等在中國境內開發利用很少,大部分都流到境外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他們認為,西線調水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西北的沙漠,減少沙塵和沙塵暴的發生,使西北土壤乾旱變濕潤,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將發生顯著變化。


楊勇:開發西藏高原必須做充分的研究

雖然中國國務院早在2002年12月就批准了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但由於該計畫引發海內外專家的廣泛質疑,目前依然處在可行性研究時期。相關的研究是否日趨成熟,

中國國內的獨立學者,地質專家楊勇對此表示十分懷疑。

中國南水北調的東線與中線都已完成實施,我們這幾年研究的主要是西線工程,西線工程的水源都來自青藏高原,對青藏高原的任何開發都應該持慎重態度,都應該建立在充分的科學認識以及科研突破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現在的規畫有許多方面的研究是不夠的,是沒有突破的。包括氣候變化對它影響,包括它的宏觀的意義以及生態價值的認識,再加上地質上的問題等等這些方面的研究都做得不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