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社會 香港

楊虎城孫政協委員楊瀚炮轟當局統戰香港搞錯對象出大問題

西安事變主角之一楊虎城的孫兒、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委員楊瀚,13日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抨擊中央近年對香港的統戰不善,出了大問題,在方向上沒有搞清楚統戰的對象。楊瀚還憶述及讚揚當年總理周恩來及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廖承志等專門統戰敵人、與反對派打交道,期望化敵為友,但現在對港的統戰工作根本不敢與反對派接觸。

習近平和李克強在中國政協會議閉幕式上
習近平和李克強在中國政協會議閉幕式上 REUTERS/Kim Kyung-Hoon
廣告

身為西北軍領袖的楊虎城,1936年與東北少帥張學良聯合發動兵諫,軟禁蔣介石,逼他與中共合作抗日,後來中共派出周恩來與蔣談判並達成國共合作抗日,史稱“西安事變”。事件使得當時已瀕臨瓦解的中國共產黨得到喘息機會,並改寫了中國的近代史。中共奪得大陸政權後,蔣介石將張學良軟禁台北,在蔣死後,張學良獲釋到美國,並在美國病逝,此前從未踏足大陸。

在北京採訪兩會的明報的記者問楊瀚,對當局在香港的統戰工作稍作評論,根據明報報導,楊瀚有點動氣地說:“做得好,就不會出這麼大的問題了!因為從我接觸的看,是方向有問題,原來統戰的對象沒有搞明白,該統(戰)誰。”

當被問到今後應如何改善對港統戰工作時,楊瀚說:“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做廣大的知識分子、教師、學者的工作。這個要多聯繫、多宣傳。再一個層面是也要做反對派的工作,對反對派,也要做他們的統戰工作。你統(戰)誰?統(戰)敵人呀!化敵為友嘛!(現在是)不敢接觸了。”

楊瀚回憶說:“周恩來當年專門跟反動派打交道,廖暉的父親廖承志也是,就是和反動派打交道,爭取中間派,現在也是要做到和反動派打交道,爭取中間。現在這方面做得不足。”

至於楊瀚的祖父楊虎城的下場,就沒有張學良那麼運氣得以頤養天年。楊虎城當年由於極力主張先殺蔣介石為快,但遭張學良拒絕。蔣介石對此耿耿於懷,1949年9月國民黨從大陸撤退時,楊一家多人在重慶戴公祠遇刺喪生。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