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7位時裝師參加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發表時間: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是不是成功,其實最主要的是看7位設計師在巴黎的銷售業績、媒體曝光度,和投資擴展的開發。當這些數據出台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這個平台是不是吸引了最適合國際市場的設計師,這個平台是不是能夠幫助中國設計師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新常態和打擊腐敗的新環境中,用出口來彌補內需的下滑。

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
廣告

在剛剛結束的巴黎時裝周里,巴黎高級時裝公會在中國的代表趙倩女士帶來7位時裝師參加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和時裝周里別的沙龍一樣,China In Paris Showroom 也是一個展示和銷售的平台,設計師分別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有地域特點。

在平台這方面,趙倩女士認為,China In Paris Showroom 為設計師們提供了走向國際市場的通道。她有好幾個成功的案例,之前參加過China In Paris Showroom 的設計師中有好幾位目前活躍在巴黎、米蘭、和倫敦的時裝周里。同時趙女士也覺得巴黎作為各時裝周的最後一站,也是買手們最肯下訂單的地方,經濟上佔優勢。當然還有一點是象徵性的,巴黎仍然給人以時裝之都的印象,高級定製在法國具有法律上的意義。

設計師這方面,有在中國市場有一定知名度的 Grace Chen, 有武漢紡織大學設計系主任青年教授黃李勇。他們給巴黎帶來了一些理解時尚中的中國設計的素材。Grace Chen 用高級定製中的技法演繹了她對中國市場的認識,黃李勇結合新面料和傳統綉工演繹油畫色塊與國畫花鳥。7位設計師無論在面料細節還是風格處理上都各有千秋,但是Grace Chen和黃李勇看起來更能夠在注重有特色的細節的同時,將裁減、身段和社會身份結合起來,讓我們看到從細節語言出發開發系列主題的潛力。

於是我就把平台組織者趙倩女士,設計師黃李勇和Grace Chen的代錶王萌萌女士請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和聽眾朋友談談時裝周,談談時裝

和趙倩女士的訪談主要集中在巴黎時裝周面對倫敦,米蘭和紐約的競爭,怎麼樣能夠持續吸引中國的年輕設計師,China In Paris Showroom 這個平台是以與國際市場的商業接觸為主還是以向中國市場反饋中國品牌在巴黎的展示為主這兩個問題。

訪談中趙倩女士很肯定地表示,China In Paris Showroom 這個平台最主要地是為中國設計師提供機會,讓他們被國際市場認識、了解、接受、追捧。

在對黃李勇的訪談中,我特別提到中國的反腐和反奢運動與時裝的精品屬性、精品市場的關係。這個問題主要是考察設計師們對目前中國精品業業績下降的時候,如何看待不久以後的時裝市場,如何將設計與中國市場的變化結合起來。黃李勇試圖尋找兩者間的融洽關係,但是他並沒有找到。他對設計元素與他的生活環境的關係更有熱情。他甚至更願意把自己放在孩子氣的書生的位置上,顯得比他同齡人中的成功的企業主更年輕更有創造性更好玩。

趙倩女士熱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常態的口號。習近平的新常態和總理李克強的新常態指的都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是趙倩女士從自己的角度把它解讀為對創意的鼓勵。當過去幾年來一直享受經濟迅猛增長時期瘋狂膨脹的市場的中國時裝業者期盼新常態時期中國的經濟和政治能多出現一些好消息的時刻,這位法國業界在中國的代表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時的新名詞轉化為自我鼓勵性的解讀,看來趙倩女士在政治上也很時尚。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是不是成功,其實最主要的是看7位設計師在巴黎的銷售業績、媒體曝光度,和投資擴展的開發。當這些數據出台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China In Paris Showroom  這個平台是不是吸引了最適合國際市場的設計師,這個平台是不是能夠幫助中國設計師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新常態和打擊腐敗的新環境中,用出口來彌補內需的下滑。

請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趙倩,黃李勇和王萌萌訪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