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東盟國家對加入亞投行的先行考量

發表時間:

近期在世界金融和政治領域火遍全球的話題,自然離不開中國提倡以中國為核心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儘管美國和日本態度冷淡對此持反對意見,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仍然受到全球大小經濟體的追捧,而且被普遍評論為具有重組世界金融格局的畫時代意義。

曼谷專欄
曼谷專欄
廣告

我們看到,在籌建亞投行的步伐上,東盟國家遠遠走在西方國家的前頭。早在2014年10月簽訂諒解備忘錄的21國名單中,就出現越南、新加坡、泰國、文萊、緬甸、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和菲律賓等東盟成員,東盟大國印度尼西亞稍後也很快加入,成為該銀行的始創國之一。目前跟西方國家加入亞投行的消息面進展相比,東盟國家跟亞投行的合作已經落到實處。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消息證實了這一點,馬來西亞第二財政部長鬍斯尼表示,不久前結束的東盟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決定全力以赴協助設立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泰國經理人報轉譯《亞洲時報》評論文章強調了亞洲地區亟待資金以開發經濟的必要性指出:亞洲被公認是當今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地區,為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這一地區大量基礎設施亟待投資和發展。亞洲地區散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這是世界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但其它地區卻可通過跟亞洲開展合作而獲得裨益。

到今年3月31號截止日,計有52個國家及地區向中國投遞了意向書,表示願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建隊伍。其中令人矚目的是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而對於英、法、德、意、澳等傳統戰略盟友加入亞投行的義無反顧,美國後期軟化了一度對該銀行所抱的排斥態度,釋放出了"Welcome"的接受信號。新加坡聯合早報網4月1號報道:美國改變對亞投行的反對立場,表示“隨時準備歡迎”。文中指出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結束2天的中國訪問後回美發表了上述講話,這意味着美國態度發生改變,但美國財政部長也表示說,希望這樣的銀行尊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現有國際金融機構。

美國的立場和態度由硬到軟,無疑使最先加入亞投行的東盟國家鬆了一口氣。之前隨着表明加入亞投行組建意向的截止日期臨近,國際間傳來一個個國家加入該銀行的消息,對比之下,唯獨亞洲地區的東盟國家在消息面上表現為出奇的冷靜。泰國民間金融評論人士形象地做了一個比喻說:當前國際上有不少國家在中美兩個大國進行角力的夾縫內尋求生存空間,這些國家既不想得罪資格老到的山姆大叔,也不願排斥充滿經濟活力的功夫熊貓。

長遠來看,美國仍然處在經濟頹勢,而經濟迅速崛起的中國還能保持穩定增長。對於亟待開發建設的東南亞國家而言,在明知違背了美國意願的同時,也深刻地明白自身處在經濟頹勢的美國在提供經濟援助上的窘迫。泰國一名前外交官甚至評論說,泰國跟美國是180多年的傳統戰略盟友,但在1997年泰國引爆“酸辣湯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的旁觀態度以及世界銀行與IMF給泰國提供的經濟援助,徹底傷了泰國人的心,使得泰國不得不重新審視並且調整了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角色與定位。這其中包括一個重大的轉變,就是泰國進一步跟地緣相近的中國走得更近。

在國際政治關係和經濟發展利益之間,東盟國家明顯淡化了前者。柬埔寨商業部長孫展拓之前對媒體的表述更為直接了當,他說:“為了高效率、低成本地發展基礎設施,以招徠外資,提高國際競爭力,柬埔寨將亞投行看作另一條融資渠道。”他還表示,我們不會用顏色(國際政治陣營)來區分金錢,不管是亞投行、世界銀行還是亞洲開發銀行,只要願意提供資金援助,我們一概表示歡迎。”

不論如何,如今已一炮打響的亞投行尚未提出具體的運作步驟,這個側重給亞太地區基礎建設提供資金的融資機構管理透明度如何,未來能否取代日本主張解決亞洲貧困問題的亞洲開發銀行,或者進一步取代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的角色,諸多未知數尚有待繼續觀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