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家

內蒙民眾抗議遭遇鎮壓 聖戰分子的“破鞋”畫像

發表時間:

在本周的專題欄目中,我們繼續為您介紹France24電視台“觀察家”欄目一些值得關注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還是澳大利亞這樣的富裕國家,或者是朝鮮、伊拉克這樣被歷史包袱困擾的國家,都不得不面對各自的問題,而從政府到民眾,反應的方式則各有不同。

廣告

中國內蒙民眾抗議化工廠遭遇鐵腕鎮壓

中國內蒙奈曼旗的農牧民從今年三月以來持續抗議當地化工園區排放污染物毒害環境,但抗議活動遭到當地政府鐵腕鎮壓,造成上百人受傷。雖然當地採取嚴格的網絡監控,但抗議現場的照片和視頻還是流傳出來。設在美國的人權組織“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對外界披露了這場抗議活動。

據一位知情人士電話採訪透露,4月5日有上千名當地村民圍堵奈曼化工園區進行抗議,防暴警察發射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並且動員高壓水龍和警犬進行鎮壓。很多抗議者被子彈打傷,據傳有一人死亡但到報道時還未能證實。

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主任恩赫巴圖(Enghebatu Togochog)對此表示,當局威脅要法辦示威者,並強迫當地居民在不再參加示威的保證書上簽字,所以居民也不相信當局關閉工廠的承諾。這也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的事件,2011年在內蒙發生過針對礦業公司的抗議活動,政府承諾關閉礦場,但直到今天都沒有落實。

恩赫巴圖強調,內蒙農牧民遭受的威脅不僅來自於礦場和化工廠,同時還有大型軍事基地和訓練場的佔地。當局把內蒙的廣袤土地看成是空地,所以輕易地徵收和利用,但這對農牧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嚴重破壞。


外國運動員眼中的平壤馬拉松

4月12日這一天,有四千名選手參加了巴黎馬拉松賽,而就在同一天,朝鮮首都平壤也舉行一場馬拉松比賽。這是朝鮮連續第二年允許外國選手參加平壤馬拉松賽,今年參賽者當中共有大約650名外國人和800名朝鮮人。其中參賽的個別外國運動員用為數不多的照片記錄下這個封閉國家的浮光掠影。

@Drewkelly驚喜地發現,比賽過程中居然可以攜帶攝像頭、Gopro運動攝像機和手機,他在黑壓壓的朝鮮觀眾看台前擺出騰空的姿態留影紀念,並表示明年平壤馬拉松一定還來參加。

網名為@YoungPionner的選手發現觀眾席上很多人拿着紙做的喇叭,他笑稱這是“朝鮮版本的嗚嗚祖拉”。

@shinchoi的照片拍到外國選手和朝鮮選手的跑鞋對比,前者穿着專業的跑鞋,而後者只有普通的膠鞋,雖然並不適合長跑,但對朝鮮選手來說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他還發現當數百名外國選手經過的時候,在體育場執勤的軍人臉上表情非常緊張。

France 24/ Obs

 


伊拉克藝術家用舊鞋底為聖戰分子畫像

一名伊拉克藝術家最近別出心裁地把家裡的一面牆變成展示空間,而內容則是用舊鞋底改造的醜陋面孔,他用這種方式把恐懼轉化為藝術品,諷刺極端武裝伊斯蘭國及其聖戰分子。

這位名叫克里夫(Akeel Khreef)的藝術家對“觀察家”欄目講述了靈感來源。他把這組作品命名為“伊斯蘭國的面孔”,譴責這些散播死亡和恐懼的兇手們。

克里夫用垃圾桶里搜集到的破爛舊鞋底作為一種隱喻,來象徵一千多年來飽受遜尼派和什葉派的衝突所折磨的伊斯蘭世界。克里夫表示,伊斯蘭國對他而言並不僅僅是一個聖戰武裝團夥,而是阿拉伯的獨裁者、是腐敗的當權者、是在族群之間激發仇恨的人。

France 24/ Obs

這些作品也給克里夫帶來一些麻煩,有人在他的facebook賬號上發出威脅,但克里夫表示不會予以考慮,他覺得,和被迫上前線的士兵或者被聖戰分子屠殺的婦女兒童相比,自己的運氣算是不錯了。不僅如此,今年七月,這些作品還將送到倫敦的畫廊進行展覽。


澳大利亞女孩為穆斯林移民辯護走紅網絡

在澳大利亞,一位金髮碧眼的年輕女孩在車上聽到仇視伊斯蘭的論調時挺身而出,為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進行辯護,並用手機錄下爭辯過程放到網上,被網民稱之為“英雄”。

在悉尼市一輛列車上,這位名叫斯塔西-艾登(Stacey Eden)的23歲女孩遇到一對帶着孩子旅行的穆斯林夫婦,其中男人留着大鬍子,女人帶着黑色頭巾。而坐在他們對面的一位中年婦女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甚至挑釁地問“你怎麼能為一個娶了六歲女孩的人戴這種東西(指頭巾)?”(此處指古蘭經提到伊斯蘭教先知默罕默德曾和六歲的阿伊莎訂婚)並且提到伊斯蘭國的殘忍行徑、敘利亞的內戰和索馬里青年黨在肯尼亞發動的屠殺。

不知道是語言不通還是怕事的緣故,這對穆斯林夫婦並沒有做出太多反應,但艾登忍無可忍,挺身而出為他們辯護說,這些暴行和眼前這對夫婦並沒有關係,並斥責中年婦女“如果你沒什麼好話要說,就把嘴閉上”。

艾登把手機視頻發到自己的facebook賬戶上,很快就得到3000多次分享,並且引起了澳大利亞本地以及外國媒體的注意。網民們給她的留言幾乎是一面倒的尊重和讚揚,甚至有人稱她為“女英雄”。人權組織表示,近年來敵視穆斯林的言論在澳大利亞儼然成為一種客觀事實,但很少有人這樣勇敢地予以正面回擊。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