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公民教育

回歸後公民教育偏向美化中國被批“再殖民”手法不如英國

據明報報導,在回歸前曾經參與編寫《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的學者梁恩榮,在比較了回歸前後4份公民教育指引之後認為,回歸後的公民教育變得非政治化,例如2001年文件僅在附錄中提及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而2011年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則強調中國成就,避談中國的人權和法治。

香港立法會門外。攝於2015年6月17日
香港立法會門外。攝於2015年6月17日 路透社照片/Tyrone Siu
廣告

對於這個現象,港英時期曾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1984年有份參與制定公民教育指引的區伯權認為,現時中共試圖“再殖民”香港,正如當年英國殖民統治一樣,只不過港英政府手段較“高明”,用英國文化來潛移默化精英學生,但中共卻“低莊(手段粗劣)”硬銷,通過國教科“洗腦”,社會自然會反彈。

報導引述梁恩榮指出,殖民時期公民教育通常止步於介紹政府職能,但1985年因應已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社會面臨政制變化,加上要準備回歸,當年的教育署認為要加強學生國民認同,遂在新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指“公民教育實質上是政治教育”,內容包括代議政制、民主選舉等,令公民教育開始政治化,同時提出要“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自豪感”。但梁認為該政治的篇幅有限,且當時《教育條例》禁止師生討論政治,故推行成效成疑。

後來發生八九民運,很多教師參與遊行或罷課,港督彭定康加快香港民主進程,將投票年齡由21歲下調至18歲,一些高中生可投票。梁恩榮指此環境下迫切需要教學生認識政治,故1996年指引提出法治、人權等內容。

至於回歸後的公民教育,梁恩榮認為是不斷非政治化的過程,到2011年《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稿,講述現代中國的科技、經濟成就,梁形容為“一味唱好,不提黑暗面,只說領導人面對挑戰”,政府作出修訂,新版本雖有進步,但仍偏向美化中國。

1978年加入了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區伯權指出,回歸前他已感受到中國政府影響教育,1994年時任教育署長黃星華建議坊間出版社刪除中史教科書有關六四的內容,遭教育界強烈反對。區形容中共的滲透沒停過,由1990年代興起的內地遊學團,至2012年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更是“對中國有讚揚沒批評”。

區伯權指殖民地時期,英國培養華人精英為英國服務,學校則潛移默化,通過英國文學、紅酒及歌劇等,令精英學生認同英國文化。今天中共亦如是,選拔一班新建制的港人精英作為代理人,“通過經濟或權力上讓他們得益,繼而統治香港”,但他說,這教育洗腦手段太“低莊”,相信中共的“再殖民”不會成功,但仍提醒港人要堅守教育、政制與法治三個陣地,力抗“再殖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