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812”天津大爆炸是人禍 不是天災意外

發表時間:

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碼頭髮生舉世罕見的危險化學品大爆炸,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天津大爆炸的分析評論。

中南海
中南海 DR
廣告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中國大陸天津濱海新區危險化學品集裝箱(貨櫃)堆積場大爆炸,數百死傷還在增加。爆炸震動河北一帶,現場有如被核彈攻擊般慘烈,至少17位消防員殉職,是中共建政以來最慘重的人為災難之一。有人評論,只有中國才會發生這樣的爆炸,很多場景外人看來不可思議。”“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即將超越美國封冠。”“但相對的,爆炸案暴露經濟繁榮表象下,隱藏太多不可知、不可測,甚至不文明的缺陷,與當今中國經濟實力並不匹配。譬如工商業管治、土地使用、緊急災難管理、信息透明度、公眾監督都有缺失,這是人禍,不是天災意外。”“爆炸背後的根源是政策失調,只重經濟發展,犧牲人民健康安全。中國進口有毒廢五金、工業垃圾,造成大規模水源、土地污染,已成環保浩劫,有些三、四線城鎮如‘癌症之城’。柏克萊加大學者羅伯特‧羅德13日發表報告,指38%中國人呼吸的空氣不健康,空污平均每天造成4000人死亡,佔中國總死亡人數17%,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 “今次爆炸雖然直接原因在涉事的瑞海物流,但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的腐敗。按照國家法律,在危險品倉庫一千米範圍內,根本不能建商品房,今次爆炸點周圍一千米範圍內,有超過三個小區共五千六百多戶。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小區先完成建設,危險品倉庫則是後批准。如果沒有官商勾結,怎麼可能讓這麼多人遭受無妄之災?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對涉事企業及背後的腐敗,當局應該一查到底,給國人與歷史一個交代,而國家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應一兜到底,不可有絲毫的推卸,否則,無以取信於世人。大災大難的善後處理,挽回人心是最難的,當局當斷不斷,今後必受其亂,正如一些網民所言,‘第一聲炸響在渤海灣邊,第二聲回蕩到天安門前’。”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從大爆炸至今的疑點重重看來,中國仍然未能夠從多災多難的經歷中汲取血的教訓,所謂‘多難興邦’,變成自欺欺人的講法。首先是審批與監管粗疏,處理危險品倉居然缺乏危險意識,無論是選址、規畫、配套、巡查,皆流弊叢生,有法不依,甚至有可能因為官商勾結而罔顧人命;其次是權責不清,救災總指揮是誰,匪夷所思地含糊其辭;再者則是涉嫌漏報瞞報的老問題,這不但導致謠言四起,同時亦加深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難雖多,邦未興。儘管中國綜合國力愈來愈強,人民幣有機會提升國際地位,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可是中國的國家行為往往無法給人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兩年前,內地官方提出建設‘平安中國’,內涵是加強政法工作,強化政法隊伍,圍繞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眾對官方的平安中國,相信大多數都不會抗拒,不過民眾的切身感受或許對平安中國內涵,還有其它訴求。例如民眾期盼與民居毗鄰的工廠,不會突然爆炸;期盼駕車通過高架橋,路面不會突然下塌;期盼參加節慶大型群眾活動,不會突然橫生事故而樂極生悲;在電影院或娛樂場所消遣時,不會因為突然失火而走火通道被堵塞而釀成大量傷亡;期盼計畫興建的工廠,有益於地方經濟而不會帶來污染斷了後代的生機等等。諸如此類,相信是民眾對‘平安中國’的訴求,這與官方的目標沒有根本性矛盾,而且只要民眾心目中的平安中國獲得體現,則官方的政治平安中國也自然不成問題。今次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放在‘平安中國’框架來檢視,更有現實意義。”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