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政治

新華社一天兩文談李嘉誠 何解?

正當香港首富李嘉誠在中國政府心目中的地位出現懸念之際,官方新華網昨(22日)天連發兩篇新聞,報道李嘉誠捐款在中國內地興建大學學院,以及他在大氣田的投資。李氏家族成員擁有的《信報》引述分析指,這是對李嘉誠的肯定,並指長和系被指撤資的連場爭辯,可望作結。不過,亦有評論指,這只是中國一貫的「一手硬、一手軟」手法,威懾目標已達。

EdTech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teffaville
廣告

由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擁有的《信報》今天以《李嘉誠貢獻 新華社發文肯定》為題指出,新華網昨天先在早上發文報道,李嘉誠基金會捐贈1.3億美元協助汕頭大學創建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將於12月舉行啟動儀式。及至傍晚,又發文指,位於廣州茘灣的中國首座深水大氣田,已向珠三角地區穩定供應36億立方米天然氣,而這塊氣田是李嘉誠控股的加拿大哈斯基能源與中海油的合作項目。

《信報》的報道指,大氣田早已投產,整篇報道的新進展只是供氣數量,為此發文,並不尋常。報道又不引述消息來源、不點名地談及刊登引發爭議文章的「瞭望智庫」稱,「據了解,早前發文的某個官媒,相關記者已被解僱。」並指新華網才是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主辦。

該報又採訪經濟學者關焯照,引述對方指,在早前多個內地媒體批評李嘉誠撤資後,今次明顯是內地官媒為其平反,亦足證「瞭望智庫」的文章並非官方主流意見。

不過,網上有評論不同意這是中央政府為李嘉誠平反,認為只是中共一手硬一手軟的兩面手法,反正威懾目標已達,現階段可以巧言相待。

中國智庫機構「瞭望智庫」9月中時發表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評論,國務院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羅天昊在文章中指責長和系從中國撤資,屬過橋抽板之舉。文章惹來是否代表中央看法的關注,在中港兩地引起極大迴響和評論。李嘉誠早前更開腔回應,在重申否認撤資之外,更指文章的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惹來更多揣測。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