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台灣/政治

兩岸領導人會面 總統選情受影響但難以扳倒蔡英文

習近平和馬英九打破台海兩岸領導人66年來未曾正式會面的隔閡,於周六(7日)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在新加坡會面,雙方會以「先生」互稱,就兩岸和平交流及發展進行交流。香港評論均認為,這間接承認台灣為正式政府,是一項重大突破,對明年一月的台灣總統選情有影響,利弊互見;但亦有評論指,無論有何影響,均不會出現翻盤,即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應會當選。不過,「習馬會」將為兩岸關係現狀是什麼,畫下紅線。

台灣連夜發布消息報告說,馬英九與習近平周六新加坡相會 東方日報照片
台灣連夜發布消息報告說,馬英九與習近平周六新加坡相會 東方日報照片
廣告

繼台灣3日深夜公布兩岸領導人會晤之後,大陸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4日早上披露,兩岸領導人會面時,將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探討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等問題,以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會面結束後,兩岸領導人將共晉晚餐。

張志軍強調,今次會面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體現了擱置爭議、相互尊重的精神。

對於兩岸領導人66年首次會晤,劉銳紹形容是一項重大突破,因為這等於是大陸間接承認台灣為正式政府,另一時事評論員陳競新亦指出,以「先生」互稱,是一種折衷妥協的安排,因為兩岸仍未互相承認對方的治權,故此不會以官職相稱。

劉銳紹認為,有關務實安排,是雙方均有需要才可達成。台灣方面,國民黨在明年一月的總統選舉中選情告急,在此關鍵時刻會面,可向選民傳達一個信息,就是國民黨可以接觸大陸,可以處理好兩岸關係。誠然,會面亦可能有弊端,就是被民進黨指為媚共。大陸方面,北京感到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正在加快加深,自然不想兩岸關係被人挑撥。

劉銳紹分析,雙方表明不簽協議、不發聯合聲明的「兩不」安排是聰明的做法,因為協議的簽訂須台灣長時間醞釀,但容易做成誤解,兩岸服貿協議便是例證。而若要發表聯合聲明,便要先有共識,但北京目前沒有這意願。

他預期,兩岸領導人會晤主要是創立友好氣氛,令民間加強交流,相信若雙方側重民生問題,民進黨也不好大力反對。

對明年總統選情的影響,陳競新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影響好壞,現時言之尚早,要看兩黨如何就「習馬會」進行選舉操作。但以現時台灣人普遍想拉國民黨下馬,以及年輕人普遍對兩岸議題無感覺的情況下,蔡英文如虹氣勢應該不會受影響,難以改變她明年當選的預期結果。

他補充,「習馬會」亦非為國民黨拉票之舉,而是馬英九長久以來的心願,就是要在兩岸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穩定向前發展,並進一步縮窄已經出現的兩岸分歧收窄苗頭。而由於政黨輪替明年肯定會出現,而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卻一直對兩岸問題態度含糊,至今不願解釋「維持現狀」指的現狀是什麼,故此國民黨和大陸相信會就「兩岸關係現狀」作出定義,畫下紅線。期望日後兩岸關係不會低於此線。

另一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則認為,「習馬會」是馬英九執政八年來的夢想,期望以兩人握手的歷史性畫面,為他明年完結的任期畫下美好的句號。

港區人大代表劉佩瓊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若雙方會後能訂下一些承諾,或就台灣安全保障作出一些安排,相信對國民黨選情未必是壞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