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言論自由

清華大學教授秦暉新書《走出帝制》網店下架傳被查禁

昨天(11月28日),出版界從業者從微博傳出消息稱,稱清華大學教授秦暉的新書《走出帝制》因政治原因被查禁,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被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約談。

中國媒體淡化中美在人權對話上的分析
中國媒體淡化中美在人權對話上的分析
廣告

有微博網友說“ 一夜間,《走出帝制》已經從各大網上書店消失,噹噹、亞馬遜、京東都沒有了。”記者今天嘗試在上述幾家知名網上書店購買此書,或顯示鏈接被刪除,或被告知無貨。

知情人士告訴本台記者,該書的確被下令查禁。有業內人士稱,該書原本在山西一家出版社洽談出版,該社要求刪節,“名字也不是這個,書都快出了,秦把書交給了群言出了。”

《走出帝制》今年十月份由北京的“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群言出版社”出版,由秦暉先生近幾年在報刊上發表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組編而成,據說頗見功力但並未對當下時政有直接的發言。
對此,記者劉虎調侃說,“《走出帝制》被下架,看來是書名起錯了,要是《走進帝制》,也許就沒事了。這事兒,編輯有責任。”

該書序言稱,2011年時逢辛亥百年,秦暉應報章之邀開了個專欄,就中國“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許多問題談了很多不一樣的看法,到了2014年“一戰”百年、2015年新文化運動百年,秦暉又寫了些相關文字,這期間還對太平天國與近代中日關係也發表過意見;所有這些看法其實都來自多年以來秦暉對近現代史的一個宏觀構想,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變”何以發生?
政治學者劉瑜曾為該書寫作書評《巨輪調頭的時刻》,該文提出,秦暉很像是一個思想的管道工,哪裡出現了認識和觀念的嚴重堵塞,他就常常“趕赴現場,進行疏通清理”。

劉瑜說,“雖然專業背景是中國古代史,但他傳奇般的知識面、記憶力和思辨力使其“管道疏通”工作遠遠超出了中國古代史領域。《走出帝制》是其將知識梳理能力運用到清末民初史的一次嘗試。

表面而言,《走出帝制》是一個大雜燴式的文集,綜合了秦先生對清末到1949年這一歷史時期的分析與評價。仔細閱讀,會發現“大雜燴”背後,有清晰的邏輯與層層遞進的追問。

劉瑜認為,《走出帝制》追問的第一層,是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更確切地說,作為辛亥革命的成果  中華民國  在大陸時期的表現,到底有沒有、有多少“成就”可言?《走出帝制》的第二層追問:清末民初的啟蒙為什麼失敗?

秦暉總結:文化無高下,制度有優劣。轉型之難不在於如何在“中西文化”之間做出一個選擇,而在於如何構建一個尊重“底線自由”的制度來呵護多元文化的生長。對此,劉瑜的評論是“懷絕望之心,行希望之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