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蘋果公司與FBI手機解鎖之爭與中國何干?

發表時間:

蘋果公司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及司法部門圍繞是否解鎖恐怖襲擊行動嫌犯手機的較量吸引了國際輿論的關注。有望成為蘋果手機第一大市場的中國面對相關爭議處境多有微妙,既是隔岸觀火,又身在其中。網友和手機用戶對相關爭議多有感慨,政府密切關注這場較量的結局,卻意外發現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正是這場較量的潛在動因。今天的公民論壇節為您綜合部分評論,看看大洋彼岸這場較量與中國何干?這場吸引西方媒體廣泛關注的爭論在中國引起怎樣的漣漪?

3D printed Apple logo are seen in front of a displayed cyber code in this illustration taken February 26, 2016.
3D printed Apple logo are seen in front of a displayed cyber code in this illustration taken February 26, 2016. 圖片來源:路透社/Dado Ruvic
廣告

事件起因

事件的起因是2月中旬,美國聯邦調查局向蘋果公司提出為2015年底加州聖伯納迪諾槍擊案一名被擊斃的嫌犯的iPhone手機解鎖的要求。

2015年12月2日,一對男女槍手在聖伯納迪諾開槍射殺,導致14人喪生。調查顯示,這是一次恐怖襲擊。但相關調查面對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破解密碼獲取嫌犯手機內存信息。聯邦調查局因此要求蘋果公司協助,不是要求蘋果公司提供該手機的密碼,因為蘋果集團自稱並不存錄用戶個人密碼,而是要求蘋果公司提供技術手段,避免嫌犯手機的內存信息在密碼輸入嘗試失敗十次之後自動消除。2月16日,法院應聯邦調查局要求做出裁決,下令蘋果集團協助為這部手機解鎖。

但聯邦調查局和法院的要求均遭到蘋果公司的拒絕。蘋果公司執行官庫克當晚發表公開信指出,這等於是在要求那些開發加密軟件、增強個人信息保護功能的人員,想辦法弱化這些自己設計的保護功能。換句中國人熟悉的話,就是要蘋果公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由此在iPhone手機操作系統中設立的“後門”, 倘若落入不法之人之手,就可以為任何一部iPhone手機解鎖,對個人信息的加密措施也將會形同虛設。庫克在公開信中解釋說,這樣會製造一個危險的先例,危及用戶信息安全,其影響將遠超出這件案子本身。而且,儘管當局許諾相關軟件將只用於此部手機,但蘋果集團顯然不相信這會是唯一特例。可能是為了說明類似的要求不會局限於一部手機,蘋果公司還表示,在此之前的5個月間,聯邦調查局曾要求該公司為十幾部手機解鎖。

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孰輕孰重?

蘋果集團的立場在美國輿論中引起廣泛關注,重新提出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孰輕孰重的問題。一邊是一起導致14人 喪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調查,另一邊是通訊手段無界發展中的個人信息保護。僵持之下,蘋果公司與 聯邦調查局各想招數,爭取輿論的支持。在恐怖活動威脅的巨大壓力下,多項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此事意見分歧。其中,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指出,多數受訪者傾向支持FBI。但路透社委託益普索(IPSOS)公司在2月19日至23日間對1500名美國人的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支持蘋果的立場,半數以上受訪者不希望政府獲得他們的手機或上網信息,哪怕是為了阻止恐怖襲擊。

正如蘋果公司執行官庫克所言,是否以國家安全之由接受破解個人信息加密機制之爭的意義遠超出聖伯納迪諾槍擊事件本身。其意義其實甚至超出國界,涉及整個高科技手段構建的無界通訊世界如何確定個人隱私之權利與國家安全之必然之間的界限。在恐怖威脅壓力下,二者孰輕孰重的兩難選擇近年來尤其困擾着西方社會。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政府以安全為名制定的一系列安全保護措施 (愛國者法案) 引發民權組織的不斷抗議,因為政府在加強安全檢查的同時,也擴大了對安全部門監聽、監視個人行為的授權。

2015年,法國政府加強情報搜集與監控的法案同樣也在民間引發廣泛爭議。

應該說,蘋果集團在此事件中如此凸出保護用戶隱私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此前斯諾登事件的延續。2013年,曾經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工作的技術人員愛德華-斯諾登通過媒體披露安全局“稜鏡”計畫的監聽項目,美國安全部門廣泛的監聽行為在美國及國際輿論中引起極大反響。常常被指責錄存大量用戶個人信息的谷歌、蘋果等大型高科技集團紛紛表態,洗清干係,強調不曾與情報部門合作,提供用戶信息。各集團都在此後加強了用戶個人咨訊保護功能,爭取用戶信任。聯邦調查局解鎖加州槍擊案嫌犯手機遇到的困難也正源於此。美國情報部門承認,面對各種保護措施,搜集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法國的反恐專家也面對着同樣的難題。

中國“躺着中槍”?

如果說近年來美國高科技集團不肯與政府合作已有先例的話,蘋果公司如此高調地抗爭尚屬首例。各方輿論因此也試圖了解蘋果集團如此堅決的真正原因,一些分析認為,蘋果集團拒絕與美國政府合作可能意在中國。

美國《紐約時報》2月23日發表文章指出,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可以有助於解釋蘋果公司為何與美國政府陷入僵持。文章指出,蘋果公司花了六年的時間才說服了中國最大的無線運營商中國移動銷售愛瘋手機,如今,中國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蘋果產品第二大市場。如果蘋果接受與美國合作,未來就不得不與其他政府合作。倘若蘋果這次接受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解鎖要求,某一天北京也要求得到一個類似工具時,蘋果不太可能控制中國對該工具的使用。而如果拒絕北京的要求,蘋果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的報復措施。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公司此次態度之堅決,有可能是意在向一些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非民主國家率先表述立場,傳達一種抗拒信號,因為這樣的拒絕在民主國家是可能的,在此之前,蘋果,谷歌等大型高科技公司已經有過拒絕美國政府解密要求的先例。而在此之前,雅虎中國因為應中國政府要求提交用戶通訊數據,而導致記者石濤被判刑入獄十年,雅虎自此信譽掃地。

不過,也正因為中國,蘋果集團面對美國政府的強硬立場引來雙重標準的質疑:敢於對抗美國政府的蘋果公司面對中國政府是否也如此立場堅定?

事實上,和所有外國智能手機產商一樣,蘋果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時也不得不接受中國監管機構對其設備的安全檢查。據中國媒體報道,2015年1月底,蘋果公司接受了中國對其產品硬件和軟件進行安全檢查的要求,蘋果甚至在央視4台的報道中被稱作是首個配合中國網絡安全檢查的科技巨頭。自20015年2月起,蘋果公司確認已將中國用戶的部分數據存儲到中國電信的服務器上。不少西方媒體懷疑蘋果公司此舉是向中國政府妥協,但蘋果公司肯定,由於有加密措施,中國方面並不能讀取所存儲數據。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1日的報道,蘋果公司在回應美國《石英》網站的質疑時肯定:蘋果公司從未和任何政府合作在產品中設置“後門”。不過,專註觀察中國網絡自由的網站Greatfire.org創辦人之一查理-史密斯(Charlie Smith)接受法廣中文部電郵詢問時表示,“在中國,蘋果並不如此堅決地在意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我們真希望他們能這樣做。中國當局解鎖手機或安裝“後門”也完全不需要任何聯邦調查局的決定。鑒於這些年的觀察,無論中國當局提出什麼要求,蘋果都會接受,更不要說蘋果每年在中國銷售量超過580億美元,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蘋果公司會繼續對中國政府的要求唯命是從。”

中國民間輿論怎麼看?

那麼,中國民間社會是否關注這場在美國沸沸揚揚的爭論呢?在堅持穩定至上、政府無所不在的中國,公開自由地討論國家利益與個人隱私孰輕孰重,似乎有些天方夜譚。蘋果公司挑戰美國政府的立場在美國幾乎立即贏得了大型高科技公司的一致支持,中國雖然不乏手機製造商,但面對這場爭論,似乎沉默是金。只有如今在國際市場征戰的華為通過其消費類業務執行官(BG CEO)余承東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期間表態,支持蘋果拒絕解密的立場。余承東2月2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非常重視客戶的隱私保護,他指出,“部分政府的要求我們不能答應”,例如對加密的安卓設備解密,“這對於保護消費者隱私來說非常重要”。余承東沒有說明華為是否會採取同樣立場,但在中國國內廠商一片沉寂的背景下,這番表態還是顯得不同尋常。網易新聞相關報道的標題是:“中國科技巨頭力挺蘋果:政府無權查看用戶隱私”,在中國語境下,這標題顯得頗有震撼感。

網絡輿論如何反應呢?從新浪微博上的一些評論來看,與美國民眾一樣,中國網友和手機用戶在此問題上也立場分歧。根據新浪微博公布的一項據稱有兩萬人參與的調查結果,29,4%的人投票支持蘋果,認為隱私是一項基本人權,47%的人認為蘋果應當協助政府對抗恐怖分子,另有23,5%的人認為兩邊都有理。但一家企業老闆敢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名義與政府叫板,這本身就讓特殊國情下的中國網友心生感慨。新浪微博上@蜜思留讚歎到:“蘋果拒絕協助FBI解鎖手機這事真是大寫的棒呆”。@人字拖2號很是佩服蘋果執行官庫克堅持原則的勇氣,寫到:“即使這次Apple 輸了,建議以後各位的主力機還是只用 iPhone 吧,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出事的時候我相信地球上不會有另外一家科技公司有這個實力,並願意為這些原則抗爭到底”。由此及彼,一些網友聯想到中國,@梁倚傻瓜傻瓜機寫到:“每次看FBI和蘋果的拉鋸戰,我都在想,如果是在ZG,那會死怎麼樣?”網友@長鼻像寫到:“同志們,這件事要用正確的眼光看。在美國一切都可以說不,只要你有廣泛的民意。如果在天朝早就輿論一邊倒了。自由民主法治在美國還是表現的淋漓盡致”。@粒米之間感慨到:“蘋果庫克拒絕美國政府解鎖要求,一個企業以公眾安全理由拒絕政府破案要求,這在中國很難想!只有在法制社會才可以”。@我是貓仙的網友以嘲諷的語氣評論說:“蘋果給不給fbi解鎖手機,關卵子事,小米要是不配合某部門解鎖,我想第二天稅務消防計生一堆部門就上門了。老美學學”。

如果此事發生在中國會怎樣?這是網友提出最多的一個問題或者說假設。@草樣年華在微博上寫到:“如果是中國的企業,發生在中國,這公司早被關門了”;“假如蘋果是中國公司,FBI要求後門”正是“威鋒網”提出的討論話題。一名網友跟帖回應說,“第一。如果蘋果是中國的公司的話,蘋果不會做的現在這麼大。第二。如果蘋果是中國的公司的話,一定會給**門開後門”。另有一位網友說:“是中國的話,恐怕10年久倒閉了。”還有一位網友說:“如果蘋果是中國公司,就沒多少人用它的手機了”

蘋果公司為手機個人信息保護問題與聯邦調查局爭執不下的時候,正是中國房地產商,微博大V任志強在其微博賬戶上質疑“官媒姓黨”而被封號。由此及彼,新浪微博賬號@天天的爸爸張建軍(28日)感慨到:“早上打開新聞大炮被封上了頭條,鬱悶啊,還記得前幾天的蘋果拒絕FBI嗎?我們的騰訊太讓人失望了”。網友@悅寒生也寫到:“我們的騰訊、新浪是遠遠比不上人家蘋果的;但同時我們卻有遠遠強大於人家FBI的存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