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聯合國 “國際森林日”和“世界水日”關注環境與就業

發表時間:

3月21日周一是聯合國推出的“國際森林日”,3月22日周二是“世界水日”。聯合國從1993年開始推出“世界水日”,意在喚醒公眾節水意識。聯合國今年確定的“國際森林日”和“世界水日”關注的重點為“水與就業”,強調要加強保護森林,也保護了世界水資源。另外,綠色和平組織的同時發布的報告指出,煤炭產業加劇全水危機,煤炭工業生產消耗的淡水每年可供超過1億人基本用水需求。

3月21日周一是聯合國推出的“國際森林日”
3月21日周一是聯合國推出的“國際森林日” ONU
廣告

聯合國國際森林日

聯合國秘書長在“國際森林日”和“世界水日”致辭表示,2016年是執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一年,而今年的國際森林日聚焦森林在支持水系統方面的作用,有效保護於森林也是保護地球水資源。

具體的說,森林佔地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各地發揮着重要功能。世界上約16億人,其中2000多種土著文化,都依靠森林為主要謀生手段。聯合國提醒,每年,有700萬公頃天然森林喪失,5 000萬公頃林地被燒毀,另外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被破壞。森林砍伐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2%至20%,導致全球變暖。因此,聯合國大會在2012年12月21日宣布每年3月21日為國際森林日,從2013年起舉辦紀念活動。

另外,聯合國秘書長強調,2016年森林和水活動日,就是要讓大家了解森林如何成為供應我們生活所必需之淡水的關鍵。具體說,森林覆蓋的集水區提供了農場、工業和住宅使用的淡水總量的四分之三,因此森林在支持水系統方面的作用。

聯合國世界水日

22日周二是聯合國推出的“世界水日”,聯合國水機制主席、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為“世界水日”特別紀念活動發表錄像致辭指出,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獲取水是我們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做 一切努力的基礎。同時,水的可獲得性和可持續管理與創造高質量的就業崗位之間有直接的關聯。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強調這一聯繫提供了可貴的機會。

在‘世界水日’這一天,聯合國公布的一份對世界上水資源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地球表面的淡水資源十分有限,而且在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只有2.5%的淡水資源能夠供人類、動物和植物使用。每年約有350萬人的死因與供水不足和衛生狀況不佳有關,全球有超過80%的廢水沒有得到收集或處理。

而且,從2011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增長33%,會對 世界糧食需求增長70%,也會對世界水資源產生巨大壓力。大家知道,水是生命和經濟發展不去缺少的自然資源,特別是隨着現代社會人口增長,城市和工農業生產 發展,也對水和森林等自然資源產生巨大壓力。聯合國報告指出,現在近80%的世界人口,即10人中有8人面臨嚴重水安全威脅,其中北非,以及中亞和南亞會在未來受到巨大衝擊。

這份聯合報告估計,到2030年,世界上有40%的人缺水,而且農業生產會是首先受到缺水的影響行業。現在農業生長使用70% 的淡水資源,到2050年還會增長用水20%。另外,一些能源工業,城市用水也是大量使用水的領域。更有,隨着世界氣候變暖,導致水災旱災會時有發生,會 讓水與人們就業關係發生深刻變化。聯合國報告估計,到2020年氣候異常變化會讓飲用水受到污染威脅,而且會讓全球經濟失去2%的就業崗位。

聯合國水機制主席也表示,超過一半世界勞動人口中,就是15億人,是在與水有關的行業中工作。但是,這些工人中有數以百萬計的人並沒有得到基本勞動權利的保障。報告指出,水的數量和質量對工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直接影響。每年,不充足的水供應和惡劣的衛生條件導致超 過34萬工人的死亡。他認為水可以促進更加綠色的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更多有知識的工人來實現新的綠色技術。他提請各國給尊重這些工人,給他們提供平等、安全和公平收入的工作。

因此聯合國呼籲,保護森林提供水源的能力,已經成為一項越來越緊迫的任務。需要全球動用起來,保護森林和水資源。

綠色和平組織報告: 中國煤炭生產消費導致北方嚴重缺水和空氣污染

就在周二聯合國“世界水日”的同一天,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一份題為《煤炭產業加劇全球水危機報告》的調查,這份報告指出,中國北方的煤炭工業,即是讓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情況惡化,又是空氣污染和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篇報告還評估了煤炭使用導致全球水資源枯竭的情況。具體的說,根據2013年數據的研究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已有的8359個燃煤電廠每日消耗190億立方米的淡水,足以滿足約佔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10多億人的用水需求。如果再把採煤和洗煤用的水加進來,這些過程中每年淡水用量為2300萬立方米。大家知道,工業燃煤是空氣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來源,二氧化碳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氣體。根據這份報告說,問題嚴重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已建和擬建的燃煤電廠中約有25%在高度缺水地區。

這份報告指出,中國也不例外,特別是中國北方已經持續數十年之久的乾旱,現在正在日益加重,而中國國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大部分在北方。調查指出,中國北方的發電廠和工廠持續燃燒煤炭,以及煤制化學品工業的增長,加劇了那裡的水資源危機。中國政府雖然使用南水北調工程,把水從數百公里以外的長江運往北方,但是也沒有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情況。

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同樣,在中國煤炭蘊藏豐富的地區也是水資源匱乏的地區,由於長期開採,已經讓周邊生態系統受到破壞。而且中國政府還繼續在這些地區大量建設使用煤炭的電廠。報告中提供的數字顯示,中國擁有世界上45%的燃煤電廠,總裝機容量為358千兆瓦。而其中有將近一半的燃煤發電廠建在缺水地區,它們每年總共消耗34億立方米的水,足以滿足約1.86億人每年的基本用水需求。

大家知道,工業燃煤是污染空氣,排放二氧化碳最大來源,而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的主要氣體。中國的煤炭消費佔全球每年煤炭消費的一半,中國已經成為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美國位居第二。

在綠色和平組織提供的在缺水地區擬建燃煤電廠的國家排名上,中國也名列第一,其次是印度、土耳其、美國和哈薩克斯坦。在缺水地區的燃煤電廠對水有高消耗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哈薩克斯坦和加拿大。

綠色和平組織已經開始強烈督促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國家,停止在這些缺水地區建設煤炭發電廠,保護環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