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社會

網紅鳳姐因接受美媒專訪遭環球時報炮轟

“鳳姐” 是誰,其實她就是那個六年前在上海街頭公開徵婚,表示非北大清華碩士生不嫁的,來自重慶一個小縣城的農家女羅玉鳳。為此,她曾遭受過不少的挖苦、諷刺、詆毀和調侃。如今,“鳳姐”這個幾年來一直在美國社會最底層打拚的中國網紅,只是因為接受了美國媒體的專訪,便遭到《環球時報》的猛烈批判。

環球時報標識
環球時報標識 網絡照片
廣告

近日,羅玉鳳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靈魂應該是平等的,不能夠因為她生在農村,沒有高學歷,長得醜就沒有追求高富帥的權利。但在中國卻有很多自詡為道德楷模的人,一直都在嘲笑她,這讓羅玉鳳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事實上我是一個失敗者。雖然我提出人人平等的想法,但是沒有實現。我反而成為了一個反面的、醜陋的形象”。

“不管我有沒有結婚生子,不管我過得好與不好,我都會為中國以及美國人權努力。這就是我的希望”。但《環球時報》卻認為,“鳳姐”接受外媒的採訪,是為了表達自己在美國有多麼的成功,多麼的了不起,是為了能夠留在美國,便對中國進行無下限的攻擊。《環球時報》認為,如果羅玉鳳當初繼續在國內努力工作幾年,那麼,在上海那樣一個充滿機會的大城市,她又怎麼會沒有一個不錯的出路呢?

作者評論楊濤今天(4月5日)的文章說,《環球時報》的這個說法雖然看起來說的非常有道理,可是我們別忘了在中國的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上廣深這樣的特大城市,普通人要想獲得成功的機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比不了那些有爹靠爹、沒爹靠乾爹的同齡人,平常百姓要想成功,除非拋棄自尊、死不要臉的蹬鼻子上位,甚至是“一絲不掛”地進步才有可能。

作者南京龍的文章說,羅玉鳳僅僅嚮往一種被平等看待的生活方式,成為網絡名人之後 ,目前已經擁有551萬新浪微博粉絲。不過她認為名氣並沒有給她的實際生活帶來好處,反而遭到對其身高、外貌、職業、出身的貶損。羅玉鳳相信,“我是正確的,嘲笑我的人都錯了”。 她的要求並不高,她也很清醒。但《環球時報》在炮轟羅玉鳳這種直白的平等觀念時,卻暴露了十足的既得利益者的醜惡嘴臉。

《環球時報》說:從2010年底到今天,在這近6年的時間裡,鳳姐一直只是混跡在美國社會的底層,從當年中國上海的售貨員,成為了如今紐約街頭的美甲店的小工。如果這也叫“成功”的話,那這就是在侮辱“成功”這倆字……。按環時的標準,售貨員,美甲店小工就不是成功人士該乾的,在環時眼裡,做一個普通勞動者就是失敗。這難道就是區別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嗎?

怪不得《環球時報》極力反對普世價值,原來根子就在這裡啊。平等、自由、公正只是放在嘴上,口號上,裝點門面時用用,一遇具體問題,歧視勞動,歧視底層人民的嘴臉便暴露無遺。那麼,羅玉鳳親近美國而疏遠中國大陸的理由就很充分了,誰會愛一個自己被歧視的國家呢?綜上所述,有網友點評說,看了昨天晚上網易的評論,竟然有三十萬網友評論此文,環球被網友炮轟!(網友!)

鳳姐的中國夢在美國實現了,讓《環球時報》的主子不爽了,所以狗奴才跳將出來吠兩聲已證其忠誠,犯的着這樣不依不饒的嗎(網友淘井一郎)?你一無權無勢社會底層的打工妹,跑來美國和富二代官二代紅二代一樣享受藍天白雲,民主自由,當然讓一些心理陰暗的小人和趙家奴才感到不爽(網友梅森)。說真話,實話,成了負能量!昧着良心說話,成了主弦律,正能力。(網友北島)

最起碼,“鳳姐”說真話、說人話。比那份混球報紙強一百套。歧視底層、弱勢、殘疾等現象是可恥的。鳳姐追求平等、人權是對的,比很多所謂的精英、舔痣者好的太多了(網友曉辛)。混球通篇文章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歧視你”,但是一張口就把鳳姐定義為 “美國社會的底層”  這本身不就是歧視?你把人分成等級的思維難道不是為鳳姐說自己被歧視做了一個證明?你們真是笨到無與倫比了!(網友石人眼)

羅玉風生活在平等,自由,公正的環境中,靠着自已雙手爭得一份工作,養活自已,難道還值得批判嗎(網友薔薇)? 鳳姐沒偷沒搶,自食其力,能有今天的生活很了不起,是下層民眾尋找生活出路的一個樣板。官媒就別再騙我們了(網友元芳)。博主說的好!羅玉鳳沒有紅色基因,也無父母提供貪腐的美金,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生存,說些自己的感受何罪之有?(網友稀里糊塗先生)

羅玉鳳模樣差是客觀存在,智商高也是客觀存在。她終於追求到了平等,真正找到了自信,只是可嘆這種追求在異國他鄉才得以實現(網友對對對)。我周圍的人大多是讚揚鳳姐,認為她能吃苦,說真話,是好樣的,我估計中國百姓70%是贊同鳳姐的,我的估計不誇張吧?(網友遊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