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王毅訪加對女記者發飆 中國外交腰桿越來越硬?

發表時間: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5月31日開始訪問加拿大。在次日和加拿大外長進行會晤之後的聯合記者會上,王毅針對一名提問的加拿大女記者動怒,斥之為“偏見”“傲慢”“不足責任”“沒有發言權”,媒體質疑其有失外交禮儀,並折射出中國外交日益強硬化的趨勢。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路透社照片
廣告

“你沒有發言權!”

在當天的聯合記者會上,加拿大iPolitics網站女記者康納莉向本國外交部長迪翁提問,其中列舉中國人權的惡化狀況,包括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被捕、人權律師遭受打壓、尤其是加拿大公民凱文-高被中國羈押,並向迪翁外長提問如何運用加中關係來改善人權。

迪翁部長的回答四平八穩,他認為,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分歧,所以加中雙方需要接觸和交流。雙方在會談中已經談到凱文-高以及香港等地的人權問題。

輪到中國媒體時,中央電視台記者向王毅提問“亞太地區發展的良好方向”,但此時王毅甩開問題,表示先要“對涉及到中國的問題做一個回應”。

王毅用嚴厲語氣駁斥康納莉說,“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從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在翻譯之後,王毅用聲色俱厲的語氣稱:

“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知道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面貌,把6億以上的人擺脫了貧困嗎?你知道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地保護人權的話,中國能取得這麼大的發展嗎?你知道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列入我們的憲法當中嗎?我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所以請你不要再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提問。中國歡迎一切善意的建議,但我們拒絕任何無端的指責。”

然後王毅徑直回到剛才中央電視台記者的提問上。他援引習近平在2014年APEC會議上的發言,作為自己的回應依據。

在斥責記者的同時,王毅多次用手中的筆或者手指朝着記者所在的位置指點。

王毅的發飆舉動給在場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當另一名加拿大記者向王毅提問時,先以“最大的尊敬”(with greatest respect)作為開場白,並解釋說加拿大人對中國人權非常關注,然後才進入正題。

 

加拿大對華政策的兩難

另據加拿大廣播電台中文部報道,加國媒體直到王毅來訪的前一天下午才得知此次訪問的消息。

布魯克大學政治系教授、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查爾斯.伯頓在接受《環球郵報》採訪時,對政府如此低調地安排這次兩國外長正式會談感到驚訝。伯頓曾在加拿大駐華使館供職多年,他認為這種規格的訪問通常應該提早宣布。

伯頓推測,加方之所以如此安排,似乎反映出的心態是不想在對華政策問題上引起過多公眾注意和公開辯論。

在保守黨執政期間,加中關係一直保持冷淡。自由黨獲勝後,外界普遍認為對華政策將出現重大調整,新政府對華態度將更加友好,包括在啟動自由貿易談判和鼓勵加拿大學生大規模前往中國留學等等。但實際上迄今為止這種改變並不顯著,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似乎左右為難:雖然總理小特魯多曾經承諾取消保守黨對中資的限制,但同時又不能無視安全部門對中國控制加拿大能源部門的擔憂。

此外,雖然保守黨政府下台,但加拿大民意仍然對中國保持警惕。據《環球郵報》報道,今年2月份的一項民調顯示,76%的加拿大人對中國政府持負面看法或某種程度的負面看法。只有2%的加拿大人對中國政府持正面看法。圍繞加中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反對群體比例也明顯超過支持群體。

 

中國外交:腰板越來越硬?

王毅針對加拿大女記者的強硬表態引發了各國媒體的普遍關注。從技術上說,一國外長回答並沒有向自己提問的問題,即便不合情理,也並非完全不可想象  如果的確涉及到重大立場宣示的話。但是作為來訪客人,用強硬語氣批評東道國記者“偏見”、“傲慢”、“不負責任”,甚至教訓媒體記者“沒有發言權”,則體現出明顯的心態鴻溝。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作為前駐日大使,王毅曾經被認為 “勤奮好學、注重細節且具有溫和的外交風格”,而在加拿大的發飆,則展示出這位外交部長的強硬一面。

事實上,已經有觀察人士指出,在中共目前的權力體系中,外交部並不擁有制定外交政策的能力,只是最高層意志的執行機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習近平咄咄逼人的強勢執政風格下,外交系統也正試圖揣摩上意、踩准步點。

2009年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墨西哥時的言論讓人記憶猶新,當時他聲稱,“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這番言論所流露的心態和作風,讓觀察人士大跌眼鏡,雖然有人當時認為不過是習近平一時失語,但多年之後回看毋寧說是性情流露,而且已經開始改變中國外交的風格,注入一股踞傲之氣。

不幸的是,這位曾經被認為風格溫和的外交部長,似乎在和最高領袖保持一致步調的問題上總是存在困難。尤其是2015年巴黎世界氣候峰會期間,多個信息源都指稱,習近平因為未能安排去巴黎恐怖襲擊現場獻花,而對外交部工作非常不滿,這給王毅帶來巨大壓力。

在氣候峰會期間,已經隨同習近平出訪非洲的王毅起草一份講話稿,大力頌揚習近平的英明決策,幾乎每段話都以“習主席”開始,並要求連夜傳達給中國官方媒體進行宣傳,以期加以補救。

此外,2016年3月兩會期間,王毅出席新聞發布會時再次“示忠”稱,三年來習近平20次出訪,相當於環繞地球飛行十圈, “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中國人的腰板越來越硬”。

而王毅此次在加拿大的發飆,的確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中國人的腰板越來越硬”。按照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媒體發問質疑的權利幾乎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一位遠道來訪的外交部長,在東道主家門口以強硬口吻教訓記者“沒有發言權”,則給滿心期待改善關係的加拿大政府結結實實地上了一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