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中國/金融

央行的央行(BIS)再度對中國敲響警鐘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之後,國際清算銀行也對債台高築的中國敲響警鐘,總部位於瑞士的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周日發表季度報告,指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貸擴張差額(Credit-to-GDP Gap)已達到30.1%,達到史無前例的高記錄,遠遠超出了該機構制定的10%的警戒線。

美國金融機構貝萊德(BlackRock)表示,中國的確存在債務問題,但中國也正在採取方法解決該問題 (2015年1月20日)
美國金融機構貝萊德(BlackRock)表示,中國的確存在債務問題,但中國也正在採取方法解決該問題 (2015年1月20日) FX678
廣告

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 信貸擴張差額數據高於10%的國家中有三分之二在3年內面臨嚴重的銀行業壓力。法新社因此推算說,中國很可能在未來三年中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

儘管中國第一季度的統計數字呈現樂觀趨勢,但是觀察家們認為,這是穩定狀況並不可能持久。隨着中國銀行壞賬數額的增加以及國家以及地方政府與國企的負債率的提高,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也將不斷上升。

國際清算銀行對包括美國,希臘以及英國在內的全球43個國家的負債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負債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中國四大商業銀行上個月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銀行的壞賬大幅上升。而三年來中國銀行已經註銷了3000億美元的呆賬壞賬。

中國社科院去此前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去年年底的債務總金額達到25萬億美元,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49%。

不過,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同時也指出,中國巨大的外彙儲備以及中國政府對銀行系統的監控將可能使中國經濟免遭金融危機衝擊。

去年九月,國際清算銀行就已經對中國的銀行業拉響警鐘,去年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的信貸擴張差額(Credit-to-GDP Gap)已達到25.4%。認為中國面臨著2008年危機以來積累的金融風險,有可能出現銀行業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成立於193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金融組織。該組織的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還有兩個辦事處位於香港和墨西哥城。其成員是全球六十個國家的中央銀行。

主要決策機構是會員中央銀行大會。美聯儲,中國央行以及歐洲央行的行長都是該行董事會的成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