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習近平重申改革但無具體措施

發表時間:

19日出版的法國各全國性大報有很多關於中國的報道。《回聲報》從不同角度報道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後的政治、經濟動向;也報道了華為集團在財務總監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事件近三周後首次做出的反擊舉動。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系列報道的第二集,特別關注北京加緊對香港的控制的努力;《費加羅報》駐京記者的專題報道主題則是北京一所小學的“男子漢培養計畫”。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改革開放40年:重申改革,但無具體措施

關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回聲報》駐京記者的報道注意到,習近平雖然在人大會堂的紀念大會上重申將繼續改革,但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措施。文章寫道,不會改變方向,也決不會被別人牽着鼻子走。在美國施加壓力,希望中國經濟做出結構性改變之際,習近平努力不示弱。他不僅沒有宣布任何新的措施,而且也沒有表達出任何加速落實2013年承諾的改革方案的意願,這讓不少分析人士和投資人頗感失望,這些人原本希望看到明確的信號,安撫他們因中美貿易緊張關係而起的不安。但恰恰相反,習近平在紀念大會上重新強調黨的領導,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國外貿銀行Natixi亞洲部首席分析師Alicia Garcia Herrero評論指出,習近平講話的目的不是向美國做出姿態。他沒有宣布改革,而是重申了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他的講話首先是要向國內民眾顯示,中國政策不會受西方左右。《回聲報》文章注意到,亞洲股市當日下跌,顯示出對習近平講話的失望。法國智庫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迪蒙柳(Jean-François Di Meglio)針對外界對習近平講話感到的失望指出,只要中國不改變硬盤,對改革的理解就必然不同。所謂失望就來自對改革目標的錯誤解讀。鄧小平雖然確實給人印象是傾向於市場經濟,但沒有任何一位中國領導人採取了戈爾巴喬夫式的改革,我們甚至可以說是毛阻止中國領導人這樣做。在中國領導人看來,像俄羅斯那樣放棄政權之根本,意味着要冒潰敗的風險。中國借改革壯大了實力,但改革的目的並不是讓中國納入國際體制。

增長放緩,北京面對艱難選擇

《回聲報》駐京記者在另一篇文章中特別關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給中國政府帶來的難題。文章寫道,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之後,習近平立即轉場,前往京西賓館,參加那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自他2012年上台以來,還沒有哪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像這一次如此關鍵。智庫Eurasia的專家向記者指出,習近平既要面對中國經濟放緩、信心動搖的局面,又要確定如何滿足美國方面在諸如高科技政策等領域提出的要求。中國今年第三季度增長為6.5%,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中美貿易戰的後果尚未顯現。零售業跌至為15年來最低,工業生產也是最近三年來的最低增速。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出現30年來的首次萎縮。據《南華早報》報道,為了掩蓋糟糕的經濟形勢,廣東當局被要求不再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聲報》引述專家指出,在這樣背景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北京將如何在減少金融風險的承諾與支持疲軟的增長的必要性之間找到平衡。

面對重圍,華為做出重大反擊

日益面對美歐國家抵制的華為集團日前在東莞舉行記者會,《回聲報》稱這是華為集團自其財務總監在加拿大被捕事件後首次做出的重大反擊行動。華為集團領導人強調,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華為對哪些國家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為了安撫各方的懷疑與憂慮,華為集團一方面宣布已經簽署了25項5G鋪設合同,同時宣布在未來五年,投資20億美元用於網絡安全。

此外,法國國內話題佔據了19日出版的法國各大報紙的大版篇幅。黃馬甲抗議活動目前暫告平息,各報繼續從不同角度,評論政府為平息民間不滿而推出的措施是否得力,分析社會緊張關係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緩解途經,思考這次抗議活動爆發提出的民主運作問題。在國際版,各報特別關注的話題主要有:美國司法當局調查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大選企圖取得的進展、英國朝野圍繞脫歐進程的爭論、比利時首相辭職引發的危機、匈牙利國內的反政府抗議行動,等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