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專欄

李登輝在美國備享哀榮

發表時間: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7月30日在台北逝世。李登輝是有爭議的政治人物,但爭議只存在於台海兩岸間和台灣內部與海外華人中,美國的政界和學界,則對李登輝給予高度評價,使其去世後在美國備享哀榮。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資料圖片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白宮發表聲明說:李登輝前總統是台灣現代民主體制的創建者,今天,台灣的民主制度成為該地區、乃至全世界以公民為中心的光輝施政典範,他領導台灣從一個專制軍事統治政體,步入一個繁榮、自由和開放的社會,他將因堅定追求民主原則和人類尊嚴,被永遠銘記。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表推文說:“民主先生”李登輝是自由的維護者,也是台灣自由開放社會的創建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說:美國將持續透過共享政治與經濟價值,強化與台灣的連結以紀念李登輝總統。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指出李登輝最重要的貢獻是接下故總統蔣經國啟動的向台灣全面民主轉型的棒子,儘管困難重重,但李登輝完成了這項轉型。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院”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形容李登輝是一位政治上的巨人及真正的民主鬥士,稱李登輝是至高無上的領袖、改革者和公眾忠僕。

在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讚頌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無可取代。但中共當局與國民黨及海外華人的深藍人士詛咒李登輝遺臭萬年:中共說他是台獨分子,深藍說他分裂了國民黨。

李登輝從來沒有主張台灣獨立,他一生致力於兩岸和平統一,他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述,道出台海兩岸關係的真實狀況。他也沒有分裂國民黨,他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推動國民黨民主改革,是一些拒絕改革的黨員從國民黨分裂出去另立新黨和親民黨。他關注中國的民主進程,認為只有中國大陸實現了民主,兩岸才能談統一;北京89六四屠殺後,他給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和民運組織財務上的援助,儘管一些海外民運人士的行為令他失望;李登輝逝世後,楊建利、王丹、張伯笠、王天成等流亡海外民運人士發表談話,緬懷李登輝對中國民主運動的關心和支持,表達感念與崇敬之情。

如李登輝這樣,逝世後在美國備享哀榮的外國政治領袖,並不多見。自三年多前,特朗普總統當選伊始,便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令全世界為之震撼,三年多來,美台關係日漸密切,至今美國國會已經通過多項法案,促進美台高層交流,協助台灣加強防衛。中共當局越來越升高對台灣武統的調門,在國際上變本加厲封殺台灣的生存空間,即使習近平把中國新冠病毒散播到全世界,台灣在世界上防疫做的最好,北京仍施壓世衛組織拒絕台灣參加世衛大會。尤其中共全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摧毀香港“一國兩制”,卻要將“一國兩制”強加給台灣,這就促使美台關係更加緊密。近年來,美國政學兩界,檢討從1940年代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失敗,特別是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9年1月1日卡特總統背棄中華民國與中共建交的錯誤,呼籲美國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的聲音越來越強烈,美國高度評價李登輝,正是在美國政學兩界檢討和反思對華政策失敗之際。蓬佩奧國務卿7月23日專程到加州尼克松圖書館發表美國對華新政策演講《共產黨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媒體發出美中關係開始於尼克松訪華、終結於尼克松圖書館的評估。李登輝逝世,蓬佩奧聲明“美國將持續透過共享政治與經濟價值,強化與台灣的連結以紀念李登輝總統”,就進一步預示着,美國與中華民國恢復邦交,也許在不太遙遠的未來。

李登輝的葬禮將以國葬的規格舉行,看美國將派哪個層級的領導人出席,或者就可以預測美國與中華民國復交,這個“不太遙遠的未來”,大約有多遠。

瀏覽其他章節
  • 04:59
  • 03:36
  • 04:37
  • 04:13
  • 05:33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