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權

德國政府發布人權報告,嚴批中國

據德國《商報》報道,中國是德國長期以來十分謹慎對待的外交政策話題,因為德國擔心,惹惱北京會阻礙德國工業在有利可圖市場上的發展。但柏林現在轉變了語調。周三,德國政府發布了新的人權報告,對中國提出了非同尋常的尖銳批評。

中德關係
中德關係 路透社
廣告

該報告由外交部起草,並得到了政府內閣的同意。該文件對中國的人權提出了多方批評。文件開頭先泛泛而談說,“已經受到眾多限制的民間社會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狹窄”。諸如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之類的公民和政治權利,以及科學自由和宗教自由均“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在中國,從事人權運動的人“有時會被判長期監禁”。法制的中心原則“仍然得不到尊重”。“司法機構處於黨的控制之下,被黨視為行使權力的工具。”

該文件在專門談論新疆和西藏局勢時,語言更為清晰。那裡的人權狀況“特別危急”。在新疆,“鎮壓,監視和大規模拘禁在擴大”。

該報告還提到了有關強迫勞動和國家強制性生育計畫的報道。根據柏林的評估,這些措施旨在使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中國化”。這意味着維族等民族應服從共產黨的文化觀念和指導。

新疆的侵犯人權行為有據可查,人權觀察組織等指責中國以反恐為幌子,建設高科技監控國。流亡的維族人譴責“文化種族滅絕”,要求進行國際調查。

中國否認這些指控是“神話”和“謠言”。中國駐柏林大使館最近呼籲德國政客不要進一步干預中國政治,“以免擾亂中德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人權狀況處於“中國歷史上最好階段”。但遏制國際討論並非易事。

最新報告還對香港《國家安全法》表示了關注。報告表示,沒有跡象顯示,中國人權狀況正在再次改善。德國政府不僅在觀察新疆局勢,而且在關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今年6月頒布的國家安全法允許“中國安全部門滲透到香港的重要公民社會、政治反對派和獨立媒體中,從而破壞了“一國兩制”的原則。而“一國兩制”本應保障香港廣泛的政治自由到2047年。

德國政府認為,北京政府強硬對待少數民族地區任何自治和獨立的企圖。示威遊行領導人尤其能感受到這一點。

就在德國周三發布人權報告時,民運人士黃之鋒在香港被判處13.5個月的監禁。

基民盟人權政治專家布蘭德(Michael Brand)對該報告表示讚揚。他說,“我們在德國”也找到一種更清晰的語言,是一件好事。中國的專制政權“是對國際穩定的威脅”。歐盟必須與未來的美國總統拜登一起,研究和實施進一步的具體步驟,以遏制中國的獨裁統治。”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