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

三角關係:德國既要在中國面前維護自身利益,又要不做美國的哈巴狗

新冠疫情加劇了世界大國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衝突。美國新總統拜登也對中國表示強硬。德國《每日鏡報》就如何處理美中關係發表了看法。

布魯塞爾歐委會總部前的歐盟旗
布魯塞爾歐委會總部前的歐盟旗 © REUTERS - YVES HERMAN攝影
廣告

《每日鏡報》發現,中國通過口罩外交來顯示自己集權體制的優越,並以此來轉移人們對其香港和台灣政策以及對中印衝突的關注。國際秩序受到威脅。但如果美中衝突燃燒起來,這將使世界經濟癱瘓,使重要的環保合作受到阻攔。這迫使歐洲人做出選邊站的決定。

歐盟很長時間嘗試躲避大國地緣政策的衝突。和美國不同,歐洲人認為,中國的崛起不會帶來安全和民主政策的風險,而是會帶來經濟機遇。特別是德國政府很長時間都反對抵抗中國的政策,以便不損害德國經濟在中國的運行。但很長時間以來,北京在追隨一個具有進攻性的外交政策,目的是要掩埋自由秩序,分裂西方,削弱歐洲的民主。作為安全政策活動家,中國活躍在多個舞台上。中國加大了軍費支出,建立了和俄國的聯盟。中國監控技術和武器對外出口在不斷增加。

柏林的風向目前已經有所轉變。如果德國和歐盟不想成為兩個大國衝突之間的玩物,那麼,德國和歐盟必須既要維護自身利益,又要注意不要盲目追隨美國捲入一個受到誤導的爭奪全球霸權的戰鬥。

德國應在六個戰略要點上促進歐盟往以下方向發展。一,歐盟必須認真對待中國帶來的安全政策風險,特別要仔細審查中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二,歐盟應擴大和美國以外國家的民主聯盟。三,歐盟應儘力阻止美中衝突升級。四,看待中國不要根據它的言論,而要根據它的行為來定。五,歐盟只有在團結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對美國和中國施加影響。第六點從長遠來看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歐盟必須一直反對中國的集權體制,和中國的體制進行較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