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外交抵制冬奧

丹麥外交抵制中國冬奧會

丹麥1月14日作出決定,北京冬奧會時不會向中國派外交官員。丹麥外交部長科弗德(Jeppe Kofo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已決定不會在中國的冬奧會時派外交代表(......)。我們丹麥人非常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le ministre danois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le ministre danois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 AP
廣告

丹麥13日警告說,來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的間諜威脅正在增加,包括大國正在爭奪資源和海上通道的北極地區。

 

丹麥安全情報局(Danish 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Service)反間諜負責人亨里克森(Anders Henriksen)在一份報告中說,“針對丹麥、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外國情報活動的威脅近年來有所增加。”

格陵蘭和法羅群島是丹麥王國的主權領地,也是北極理事會的成員,丹麥負責他們的外交和安全事務。

報告指出,2019年發生一起偽造信函事件,聲稱是格陵蘭外長寫給美國一名參議員的信函,表示將進行獨立的公投。

報告說,“非常可能的是,這封信是俄羅斯情報特工們偽造並在互聯網上分享的,希望製造混亂以及丹麥、美國和格陵蘭之間的可能衝突。

俄羅斯、中國和美國都在爭取獲得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海上通道、具有軍事價值的戰略地區,北極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正在增加。

報告並表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外國情報機構正在試圖與學生、研究員和公司接觸,獲取丹麥科技和研究的信息。

路透社11月份發現,哥本哈根大學一名華人教授秘密與中國軍方開展基因研究。

報告說,“丹麥在國際舞台的積極參與、全球化和國際競爭力的日益提高、社會總體開放、數字化和高水平的科技知識都讓丹麥成為外國情報活動的一個有吸引力的目標。”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