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養老儲蓄”

中國試點“養老儲蓄” 民眾議論紛紛

中國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近日連袂公布“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青島推展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試點。試點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亦即略高於3%。

中國宣布將由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合肥等五個城市試點推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中國宣布將由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在合肥等五個城市試點推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 新華社
廣告

通知稱,這項試點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但通知在29日公布後,中國民眾反應普遍不佳。

有網友質疑,略高於3%的利率趕得上通膨嗎?還有民眾說:“錢放哪都比放銀行安全”、“5年都說不定取不出來,還20年”、“怎麽不去鄭州試點?”、“是我看着太像傻子了嗎?”、“天天計算老百姓”。

根據這份“通知”,這項試點預計今年11月左右開始。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試點期限一年。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人民幣50萬元。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渺對《證券日報》表示,從產品本身來看,此次推出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期限較長,利率較為“適中”,適合風險偏好較低、對流動性要求不高、追求固定收益的群體,這與居民長期養老需求較為契合。

但董希渺建議,中國官方可在財政稅收、產品准入等方面採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對於養老儲蓄存款,建議在利息稅徵收上實行不同的政策,以鼓勵更多民眾願意選擇養老金融產品來更好地滿足養老需求。

今年4月,河南多家村鎮銀行發生民眾無法取出存款的情況,甚至因此引發存款戶上街抗議。據報導,事件涉的存款金額總計約人民幣400億元。最後中國官方宣布先行分批墊付,方平息民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