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秦剛

南華早報刊文問秦剛在哪裡?稱大多數分析認為秦剛離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刊登馬克·馬尼爾的文章,談秦剛久不露面帶來的困境。該文稱,中國外長自6月25日起未公開露面,對北京與華盛頓關係的影響越來越大。秦剛由於健康原因而失蹤,這阻礙了習近平與喬·拜登可能於 11 月會面之前在一系列問題上取得進展的能力。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秦剛離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也可能影響其他外交和官僚問題。

秦剛
資料照片
秦剛 資料照片 © REUTERS - NTB
廣告

該文稱,秦剛在世界哪裡?為什麼它對美中外交很重要。美國分析人士和前官員表示,考慮到兩國領導人預計 11 月會晤之前正在進行的微妙外交舞蹈,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長期缺席公眾視野,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更長時間,可能會對美中關係產生有害影響。

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密切的秦剛自6月25日以來一直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這在全世界引發了謠言,令人頭痛。中國官方將缺席歸因於未具體說明的“健康原因”。

但當中國外交部拒絕在每日新聞發布會上提供有關秦的狀況的信息,然後從官方記錄中刪除了這個問題時,這個謎團加深了。

據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常務董事羅里丹尼爾斯說,“對我來說,這表明我們對中國精英政治知之甚少。” 羅里丹尼爾斯說,“議程上的一個議題可能是習近平是否會來美國參加 11 月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因此無法與中國外長取得聯繫,這當然是一個尷尬的時機。”

到目前為止,中國共產黨外交政策負責人王毅,他在秦剛去年12月底上任之前一直擔任外交部長,已經介入重要會議,包括印度尼西亞外長區域會議以及美國高級官員的訪問。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人事問題是中國國內問題,但秦剛的外交事務使這次缺席具有更大的全球意義,而且恰逢中美兩國一直在努力修復歷史上的不良關係。

去年11月,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喬·拜登在印度尼西亞制定了一份路線圖,其中包括部長級訪問的“階梯”,旨在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之前建立信心。

但二月初,一個穿越北美的中國偵察氣球被擊落後,兩國關係的梯子失去了一個梯級,這表明兩國關係脆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秦剛的同僚)將原定的北京之行推遲了四個月。這反過來又壓縮了隨後訪問的時間表,而秦剛的長期缺席可能會在中國官僚機構重組之際進一步搞砸工作。

據該報道稱,傳統上,外交部長負責監督重要雙邊會議的大部分籌備工作。通常擺在他辦公桌上的直接考慮因素之一是邀請哪位美國官員(如果有的話)來北京參加會議。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瑞安·哈斯預計秦剛退出不會影響更廣泛的美中關係。瑞安·哈斯表示:“如果我們假設秦剛不會回來,他一直是中國戰略的實施者和闡明者,而不一定是戰略的設計者。” 他會認為,“顯然,拜登政府投入了時間和精力來與秦剛建立關係,但這種關係將會失去。但我們可以假設王毅會彌補這一不足。我們已經和他打交道很長時間了。”

即便如此,任何離開都可能削弱中國在全球的外交影響力,直到選出替代者為止,因為北京現在只有一名高級官員(而不是兩名)代表其出席重要的外國會議,而沒有明確解釋所發生的事情。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表示:“秦剛是一名高級外交官,這意味着事件將吸引世界各國的關注。” “人們會做出判斷並得出自己的結論。”

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秦剛離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也可能影響其他外交和官僚問題。秦剛上任前曾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他與外國同行建立了必須重建的個人關係。他還可能在外交部內有一些盟友,這些盟友可能會被取代,從而造成官僚動蕩,而從新大使館的資金到設施管理和員工福利等其他決定可能會被推遲。

中國長期以來經常出現官方突然且無法解釋的缺席,尤其是在北京反腐敗運動最激烈的時期。但考慮到秦是中國的外在形象,儘管他的排名較低,但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他比習近平或王更經常出現在國外。

風險諮詢公司埃雷拉斯(Erelas)副經理布洛克·埃爾達爾(Brock Erdahl)表示,“在當今的中國,無論是高級官員的個人生活保密,還是他們從公眾視野中消失,都不是聞所未聞的。”他引用了習近平本人在2012年不明原因缺席兩周的情況,以及公安部副部長兼國際刑警組織主席孟宏偉,後者於2018年9月失蹤,一年後在腐敗審判中再次出現。

負責研究中國宣傳的埃爾達爾指出,北京的審查機構一反常態地允許一些關於秦剛失蹤的網上討論,導致公眾輿論超過了任何官方解釋。

埃爾達爾表示:“謠言往往會填補官方沉默所造成的空白,導致整體敘事至少暫時脫離北京在國內外的控制。”他補充說,這可能會給中國的外交戰略帶來不確定性。關於其原因的猜測甚囂塵上,從所謂的婚外情到政治內訌,再到真正的疾病。

據該報文章說,對於北京來說,重要的是要確保習近平被視為受人尊敬的全球領導人,並且不會因任何意外要求或不良宣傳而感到尷尬。

隨着 2024 年大選的臨近,白宮希望表明拜登能夠負責任地處理這一至關重要的關係,與共和黨同行形成鮮明對比。雙方還必須預見並應對台灣一月份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

據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瑞安·哈斯說,“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將是一幅複雜而混亂的景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