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投資

香港德企調查:外移喘定 明年展望審慎 大部分無意投資大灣區

在港德國商界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業界外移的情況已從三年疫情中得以喘定,但對香港來年的前景表現審慎,逾半受訪者認為,經濟前景和成本不會有改善,甚或轉差;43%受訪者更認為,政治環境會進一步惡化。另外,中國透過香港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成效,在德國商人來說,成效並不顯着,大部分香港以外的德國企業對此認識不深,亦無投資,明年亦無意改變。

The Chinese and Hong Kong flags flutter at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head of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in Beijing
The Chinese and Hong Kong flags flutter at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head of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in Beijing 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廣告

調查由德國工商會和香港德國商會在今年8月尾至9月中期間進行,有81家德國企業在港的子公司和創辦公司,以及以德國資本為主的國際和本地企業回覆。結果,85%受訪德企表示,未來十二個月沒有計畫遷走局部或全部的部門或職能,只有14%表示有考慮,較去年調查有三分之一的受訪德企表示有考慮的比例大幅下降19個百分點。

在港營商信心方面,以5分為最高分,德企評分回升至3.2分,顯示已由去年的2.3分近年穀底回升,接近2019年的3.37分;相對而言,受訪企業的海外或德國夥伴對香港的信心則較低,只由去年的2.09分回升至2.75分。結果,在港德企與其海外夥伴對港信心評分的差距正在拉闊,商會認為,在港德企今年的營商信心有明顯改善,但在地及海外對香港的印象落差正持續拉闊。

調查又發現,五成受訪德企認為,香港今年的政治環境較去年差;46%受訪企業認為,今年的整體經濟環境和吸引外地人才方面較去年差,分別有三分之一和16%認為較去年好。

展望明年,德企態度審慎,逾半受訪者預期,香港在不同評分項維持不變或轉差,只有三成認為會改善。單項方面,43%受訪者預計,明年的政治環境會進一步變差;38%認為,招聘海外和本地人才,以至勞工成本均會更具挑戰;但對整體經濟環境則莫衷一是,認為會改善的有32.4%,認為會轉壞的有29.7%。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推動多年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外資間成效參差。根據調查,大部分德企的海外伴伴並不熟識大灣區,亦沒有投資該區;熟識或有投資的,分別只有三成幾。展望2024年,只有18%受訪者估計,其公司會增加在大灣區的技資,而表示不會的,則多達79%。

公開資料顯示,大灣區概念在2015年提出,包括香港丶澳門及廣東省九個城市(廣州丶深圳丶珠海丶佛山丶東莞丶中山丶江門丶惠州丶肇慶),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000萬,是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的地區之一。2019年,國務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近年更是列入五年經濟規畫中大力推動,期望由香港帶動,推進該區發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