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金融/國際

隨着國內市場大跌,中國收緊離岸投資基金准入

英國《金融時報》周三報導稱,在中國與殘酷的市場潰敗作鬥爭之際,中國政府正在通過限制投資海外證券基金的准入來加強對資本外流的限制。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基金根據一項繞過嚴格資本管制的計畫投資於境外證券,這些基金在證券交易所的公告中宣布,它們已暫停或限制向散戶投資者銷售,“以保持穩定運營,保護投資者利益”。

1月23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大廳工作。
1月23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大廳工作。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一家專註於美國股票的基金在北京的經理說,他們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非正式指示,在需求“達到頂峰 ”後,將減少針對海外市場的此類產品的銷售。過去一年來,當局多次試圖阻止中國國內股市的長期拋售,但這些努力未能改善受挫的情緒,促使許多投資者到其他地方尋求更高的收益。

散戶投資者對境外目標基金的熱捧引發了監管機構對資本外流的擔憂。《金融時報》去年8月報導稱,中國最大的基金公司們已接近政府規定的境外投資配額限制。政府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畫允許銀行、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繞過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通過該計畫購買基金是中國散戶投資外國股票和債券的唯一合法途徑。

投資者需求的增加已導致一些基金達到配額,而其他基金則收到了中國監管機構的指示,要求放慢或在某些情況下停止銷售基金。公開文件顯示,79隻中國QDII基金已暫停向散戶投資者銷售,53 只基金設定了銷售上限。

這些基金合計約佔所有以非香港海外市場為目標的QDII基金的30%。這些基金包括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和宏利投資管理運營的一些基金。摩根大通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宏利則拒絕置評。

另外,通過QDII計畫向散戶銷售基金的多家中國券商周二在公開文件中表示,上海證券交易所領導的監管機構正在打擊投資於外國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異常交易”。

這些券商稱,監管機構特別要求暫停涉及尋求與MSCI美國5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和日經225指數表現相匹配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交易。嚴格控制的QDII配額加劇了對外投資的競爭,此類ETF的交易價格遠高於其資產凈值。

報導指,截至2023年底,北京共有186家機構擁有1660億美元的QDII投資額度,自2021年以來僅略有增長。華夏基金全球資本投資策略師丁文傑說:“一方面是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額度限制,這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QDII基金特別火爆的局面”。

丁文傑說,本月對與日經指數掛鉤的基金的追捧已變得“非理性”,其中一隻基金的交易價格較其資產價值溢價高達20%。他說,以美國和印度為目標的基金也很受歡迎。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為支持本月持續大幅下跌的中國股價,當局還採取了另一項舉措,要求一些機構投資者不要拋售國內股票。自去年10月以來,市場監管部門一直在向一些投資者提供私下指示,即所謂的“窗口指導”,防止它們在某些日子凈賣出股票。自年初以來,中國基準滬深300指數已下跌近5%,對政府政策的失望和對經濟緩慢反彈的擔憂揮之不去,加劇了市場的潰敗。

此外,據彭博社同日報導,中國的共同基金公司正試圖抑制投資者對美股的熱情,在需求飆升之際對購買其產品施加新的限制。報導提及,限制購買這些追蹤熱門美股ETF的共同基金產品,將關閉許多中國投資者參與海外股市上漲的一個渠道。此舉也為那些因沒有證券賬戶而通過支付寶等簡單易用的基金銷售平台購買ETF的投資者設置了障礙。

彭博社的一篇報道稱,中國政府正計畫設立一個2萬億元人民幣的穩定基金,這可能只會給今年全球受創最嚴重的股市帶來短暫的喘息機會。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2023年將有49隻投資於海外資產的共同基金和ETF推出。這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