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東盟成員趨向跟中日拉近關係

發表時間:

隨着美國進入大選後的政權交替階段,奧巴馬的亞洲戰略被重新進行推敲,務實的東南亞國家隨即出現了一個跟中國和日本同時拉近關係的現象。繼緬甸實權領導人昂山素姬和菲律賓總統杜特迪先訪中國後赴日本之後,馬來西亞成為了又一個跟中日兩國拉近關係的東盟成員。

曼谷專欄
曼谷專欄 RFI
廣告

馬新社消息透露:馬來西亞總理納吉於周四結束了為期三天的日本訪問,雙方就區域安全形勢和基礎設施項目合作進行會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諾提供7億日元無償貸款,並將兩艘退役的巡邏艇贈送馬來西亞,用於維護南海穩定。與此同時,安倍還對納吉表示:日本方面對溝通新加坡和吉隆坡兩地的“雙坡高鐵項目”抱有濃厚興趣。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今年十月底剛剛走訪了中國,納吉在此期間宣布向中國購買軍艦。中馬代表團同時簽署了涵蓋國防、經濟、金融、教育、農產品以及基礎實施建設在內等多項諒解備忘錄。此舉曾經一度引起媒體關於“馬來西亞”繼“菲律賓”後開始疏美近中的輿論。不過隨後傳來的消息,說明了中馬兩國之間取得的合作項目更加務實。

最新消息透露,中國和馬來西亞海軍預定於11月22-25號在馬來西亞巴耶英拉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代號為“和平友誼2016”。目前中方軍機及參演人員已經抵達馬來西亞。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宣稱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已經做好戰鬥準備的消息。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評論指出:這是標誌中國海軍要成為遠洋海軍的一個裡程碑。眾所周知,打造一支藍海艦隊始終是中國海軍的遠洋夢想。

針對馬來西亞與日本之間就南海問題達成的共識,馬來西亞總理納吉訪日期間表態:應通過冷靜合理的對話和相應的法制原則協商解決。泰國消息評論:馬來西亞跟中國的實質性合作給馬來西亞帶來了長遠利益。除了軍備與防務合作以外,還有幾個重大基建項目值得關注,其中包括牽涉地區利益的“雙坡高鐵”和“中馬皇京港”項目,後者建成後將成為馬六甲海峽最大的海港,從而取代另一東盟成員新加坡的主導地位。在此之前,新加坡被視為在南海問題上不支持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盟成員避開大國鋒芒,轉向地區大國招徠財金支援與投資項目的同時,東盟總體的戰略地位隨之凸現。泰國時政分析意見指出:美國正處在政府換屆的關鍵時刻,對促進亞洲戰略的步伐有些放緩,加上最近美菲盟友關係發生變故,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盟友,目前在平衡地區國家關係上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緬甸、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領導人對外訪問的動向說明了一點:東盟國家紛紛偏向跟中國拉近關係,這對亟待擴大亞太地區影響力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儘管有地區盟友日本協助站台,但美日同盟的堅固程度同樣有待考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