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專欄

美國總統大選:社會騷亂更有利特朗普?

發表時間:

距離11月3號的美國總統大選還有63天。民主共和兩黨代表大會塵埃落定,分別正式推出了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並開啟選舉模式。新冠疫情、國際局勢、國內種族衝突引發的暴力事件都讓這場選舉充滿變數和不定因素,競爭也呈現白熱化局面。

美國城市波特蘭持續騷亂,2020年8月29
美國城市波特蘭持續騷亂,2020年8月29 Nathan Howard/Getty Images/AFP
廣告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除了互相攻擊對方的政策和綱領外,也都罕見地表現出對可能出現選舉不公,對手可能採取作弊手段的擔憂。民主黨擔憂的是擔憂特朗普會通過破壞投票或拒絕承認失敗來竊取大選結果。特朗普本人在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後也直言,民主黨倡導的郵寄選票的方式在竊取數百萬張選票,他指責對方唯一能勝選的方法就是操縱此次選舉。

《金融時報》就此刊文文章指出,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選舉結果被竊取的危險上,民主黨就有可能低估一種更為傳統的風險:特朗普可能在不作弊的情況下獲勝。文章說,的確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遙遙領先於特朗普,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但歷史上也有過候選人享有拜登目前的這種領先優勢,最終卻被擊敗的事例。而且,美國特殊的選舉人團制度在結構上就有利於共和黨,這意味着拜登可能需要在全國計票中領先4個百分點才能確保獲勝。

文章稱,就連一些顯示拜登遙遙領先的民調,也包含了一些細節,表明可能存在對特朗普的隱性支持。8月中旬的一份調查顯示拜登領先7個百分點。但當選民被問及他們認為鄰居會支持誰時,特朗普領先5個百分點。這可能表明存在一群“害羞”的特朗普支持者,他們不會向民調機構承認自己效忠的對象。

政治氣候加上美國多地爆發的種族衝突和暴力事件讓隱形選民數目更多。

5月份,46歲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蘇達州遭白人警察壓頸8分多鐘喪生後爆發的系列種族衝突和暴力事件,至少引發20多個美國大型城市爆發了暴力抗議活動。此案餘波未平,威斯康星州另一為非裔男子布雷克(Jacob Blake)上周稍早在當地遭警方從背後連開數槍,而受重傷的事件又點燃了新一輪的抗議浪潮導致的暴力和騷亂搶劫等事件。在最新的一項皮尤(Pew)民調中,59%的選民表示,暴力犯罪對他們將如何投票“非常重要”,成為選民關注的前五大問題之一。而2016年時它還未進入前十大問題。

《金融時報》上刊出評論指出,美國社會動蕩或許對特朗普選情有利。該文的作者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 是2012年總統競選團隊顧問,並曾在小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任職。文章認為,因為混亂局面可以讓特朗普關於恢復“法律與秩序”的信息引起更多共鳴,並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及其競選搭檔賀錦麗帶來棘手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一項民調顯示,民意或許正朝對特朗普有利的方向反轉。

特朗普本人昨天轉推的一則新民調顯示,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之後,特朗普在全國範圍內以48%對46%的優勢領先於拜登。據報道,這項民調由跨大西洋智庫民主研究所(Democracy Institute )為英國《每日快報》(Sunday Express)所作。這項民調也讓特朗普在佛羅里達、愛荷華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五個關鍵搖擺州也處於領先,甚至在新罕布什爾州也處於領先,而該州在過去7次選舉中有6次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特朗普也十分及時地在推特上喊出“法律與秩序”的口號。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上周說了類似的話:“我明確地說……我們將在美國街頭確立法律和秩序。”

《金融時報》文章指出,民調顯示,郊區搖擺選民對暴力抗議活動感到擔憂,這些選民曾幫助民主黨在2018年奪回眾議院控制權。特朗普4年前利用他們的擔憂贏得了大選。最近發生的事件表明,他可能還能用這種方式贏一次。

 

瀏覽其他章節
  • 04:59
  • 03:36
  • 04:37
  • 04:13
  • 05:33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