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猴痘疫情

專家呼籲世衛加快應對猴痘 別重蹈新冠防疫覆轍

多位著名傳染病專家正催促全球衛生管理當局加速行動,防堵已經在至少20個國家爆發、日益嚴重的猴痘疫情。路透社報導,這些專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各國政府不該重蹈覆轍,犯下新冠疫情爆發早期的錯誤,即延誤發現病例,導致病毒傳播開來。

Voici à quoi ressemble la variole du singe observée au microscope
Voici à quoi ressemble la variole du singe observée au microscope © AP/SIPA
廣告

這些科學家稱,儘管猴痘不像新冠一樣極具傳染性和危險性,但仍需要有更清楚的指導守則,告知染病者該如何隔離,對該如何保護具有感染風險的民眾給予更明確建議,並改善檢驗與疫調。

 

瑞士日內瓦新興病毒性疾病研究中心(Geneva Centre for Emerging Viral Diseases)教授埃克爾(Isabelle Eckerle)表示:“如果這(在更多國家)變成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我們就多了一個棘手的疾病,還必須做出更多困難的決定。”

官員對路透社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正在考慮,是否該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一個疾病若像新冠或伊波拉病毒(Ebola)被世衛宣告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代表構成全球衛生緊急情況,將有助加快研究及投入資金控制疫情傳播。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場邊表示:“這一直在考慮當中,但現在還沒有成立(針對猴痘的)緊急委員會。”

然而專家表示,世衛恐怕無法太快做出上述結論,因為猴痘是一個已知的威脅,全世界也有對付它的工具。世衛官員表示,討論是否要成立建議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緊急委員會,不過是世衛的慣常應變手段之一。

埃克爾呼籲,世衛應該鼓勵各國,即使在沒有宣布緊急狀態的情況下,也該對猴痘患者採取更協調且嚴格的隔離措施。

她擔心,關於這種病毒很溫和以及某些國家有疫苗和治療藥物的說法,“可能導致公衛當局怠惰以對”。

這個月已通報超過300起疑似和確診猴痘病例,這種疾病通常癥狀溫和,透過近距離接觸傳染,會引發類似感冒的癥狀,以及很奇特的皮疹。

通報案例大多在歐洲,而不是以猴痘為地方性流行病的非洲中部和西部國家。目前尚未通報死亡病例。

不過,全球衛生官員對於非地方流行病地區爆發愈來愈多猴痘案例感到憂心。世衛表示,隨著監控力道提升,預料通報數字還會繼續增加。

加拿大薩斯克其萬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病毒學家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在推特發文表示,猴痘和SARS-CoV-2不同,“但在以現有工具果斷應對方面,我們正犯下相同的錯誤”。

世衛27日重申,透過快速發現、隔離病患以及追蹤接觸者等措施,猴痘病毒可受控制。

感染猴痘的病患以及部分近距離接觸者被建議隔離21天,但尚不清楚民眾對於這麽長時間隔離,以及配合其他措施的意願有多高。埃克爾指出,檢驗出猴痘病毒的實驗室能量尚未普及,因此要快速發現感染恐有困難。

目前認為沒必有大規模接種疫苗,但英國與法國等國已經為醫護人員與近距離接觸者提供疫苗。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