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聚焦非洲

猴痘疫情在非洲已持續數年並得到控制

發表時間:

最近幾周,非洲以外地區報告了多起猴痘病例,使這個鮮為人知的病毒引發廣泛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稱,自5月初以來,已有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以及北美、澳大利亞和以色列發現了一百多例源自非洲的猴痘確診病例,還有至少50個疑似病例正在確診中,這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該病在非洲以外流行的最高記錄。

猴痘疫情在非洲已持續數年並得到控制
猴痘疫情在非洲已持續數年並得到控制 © AP
廣告

非洲以外猴痘疫情突然爆發的原因尚不清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於本周五召開緊急會議予以討論。北非摩洛哥衛生部本周一宣布,該國首次發現三例疑似猴痘病例。國家公共衛生緊急行動中心協調員姆拉貝特博士表示:三例疑似猴痘病例身體狀況良好,並處於醫療監測下。他沒有說明疑似病例的發現地點,也沒有披露三人的身份。

猴痘到底是怎樣一種病毒?人們是否應擔心它的大流行?就這些問題,非洲《對話》雜誌採訪了傳染病專家卡米拉·博松貝斯(Camille Besombes)博士,她曾參與了一項對非洲猴痘病毒病源區展開的為期三年的調查項目,她介紹說:猴痘病毒與天花同屬正痘病毒屬,但與僅感染人類並因此能夠在世界人口大規模接種疫苗後被根除的天花病毒不同,猴痘具有動物宿主。與人們想象的相反,這個宿主並非猴子,而是嚙齒類動物或松鼠。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現了首例人類感染猴痘病例。目前已知兩種猴痘病毒株。即“西非”毒株,其致死率在1%左右,在尼日利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流行。正是這種毒株與目前在歐洲發現的病例有關。第二種毒株,被稱為“來自剛果盆地”,即剛果(金)、剛果(布)、中非共和國、加蓬和喀麥隆。“剛果盆地”毒株的致死率為10%。剛果盆地毒株從未離開過非洲,但西非毒株已於2003年在進口受感染的加納寵物後進入美國。當年有47例動物傳人類的疑似病例,但沒有發生人傳人現象。2017年,尼日利亞爆發了四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猴痘疫情,疫情今天仍在持續。迄今為止,已報告了超過五百例疑似病例(包括215 例確診病例)。令人欣慰的是:5年來,只有8人死亡。但尼日利亞疫情與以往不同的是,以前該病毒僅限於與世隔絕的熱帶森林區,但此次疫情卻進入了尼日利亞市區,從城市,病毒可以輕易傳播到非洲大陸以外。後果是立竿見影的:2018年,新加坡、以色列和英國出現了幾起病例,都是從尼日利亞返回的遊客。而在英國又發生了本土傳播:一名英國護士在清潔病床時被污染。隨後,2021年在英國出現了更多病例,再次與從尼日利亞和美國返回的旅客有關。

5月7日在英國發生的當前疫情的首例病例是一名從尼日利亞返回的遊客。從那時起,英國又確認了其他幾起病例,然而他們都無法與5月7日的病例建立聯繫,也就是說無法建立直接傳播鏈。這種情況表明,病毒存在多條傳播鏈和本土傳播。這種疾病的本土傳播是全新的。另一個新奇之處是:這些病例幾乎只涉及年輕男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宣稱自己與其他男性發生過性關係。

卡米拉博士在解釋傳染途經時表示,除了人畜共患傳播之外,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發生在與患者直接和長時間接觸、與他們的體液或接觸受污染的衣物後,有人提到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但這一點很難確定。在非洲,醫院傳播也有記錄。在對2017年尼日利亞疫情病例的詳細描述中,生殖器感染比例很高(68%),這首次引發了對性交過程中密切接觸可能傳播的懷疑。最近幾周的“非洲以外”病例主要涉及與其他男性發生性關係或將自己定義為同性戀的年輕男性。但這種傳播也可能發生在異性性交期間。

此次猴痘病毒在非洲大陸以外的流行也引發非洲同類流行病專家的警覺。非洲疾控中心代理主任艾哈邁德·歐馬(Ahmed Ogwell Ouma)在5月19日的每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非洲已經出現過兩次猴痘疫情並已得到控制,沒有引起民眾或媒體的恐慌。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和喀麥隆熱帶森林附近的社區以及尼日利亞。最近幾周,在剛果(金),分布在18個省的87個衛生點報告了近1千3百例疑似病例,其中58人死亡(致死率為4.5%)。

儘管媒體一再強調了非洲和歐洲病例在起因與治療上的差異,但歐馬先生對猴痘病毒在歐洲的傳播表示擔憂。他說他準備向歐洲同僚提供非洲國家在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並呼籲西方國家分享更多關於這些病例來源的信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