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中俄威脅北極迫北美防空系統升級

發表時間:

6月20日,加拿大國防部長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宣布將在六年內投入49億元用以升級北美防空系統(NORAD)在加拿大的大陸防禦體系,以應對獨裁國家的威脅。她說“在這個越來越黑暗的世界裡,不再能從地理位置上獲得保護的加拿大面臨的環境更不安全、更不可預測且更混亂”。

資料圖片:2015 年 9 月 19 日,加拿大破冰船 Amundsen 在夏季從北極返回。
資料圖片:2015 年 9 月 19 日,加拿大破冰船 Amundsen 在夏季從北極返回。 AFP - CLEMENT SABOURIN
廣告

這49億元將用於建設一個新的北方進近監視系統、一個可覆蓋從加美邊境到北極圈的北極超視距雷達預警系統、一個提供早期覆蓋的極地超視距雷達系統、一個代號為“弩”(Crossbow)的遍布全國的早期傳感預警系統和一個利用衛星探測全球各地威脅的天基監視項目。

去年8月,美加兩國就北美防禦系統現代化升級發表聯合聲明,指要在幾年內優先投資“傳感和指揮控制系統”,“用超視距雷達系統取代現有的預警系統”,11月底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指揮官格倫·範赫克 (Glen VanHerck)首訪加拿大,警告因“中俄研發遠程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以攻擊美洲大陸,北美防空過時的預警系統必須升級”。北美防空司令部1954年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為加美兩國提供空中安全和航空航天預警,1981年改名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NORAD),從拉布拉多到阿拉斯加共部署了47個雷達站,使用壽命截至到2025 年。範赫克指“北方預警系統(NWS)是為應對50年前的威脅而設計的,那時的轟炸機必須飛越北極才能投下重力武器,必須飛越加拿大才能進入美國”。而中國與俄羅斯現在擁有高超音速導彈,因其發射方式和機動性極難被發現和攔截,其速度之快令軍事和政治決策者沒有時間做出反應。不過範赫克認為“中國尚未實際部署高超音速武器,而俄羅斯多年來一直擁有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是北美的主要軍事威脅,中國落後了大約十年”。

美加軍方曾抱怨各自的政府在升級北美防禦系統上缺乏緊迫感,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後,升級行動緩慢起步。至於升級費用,曼尼托巴大學國防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姆斯弗格森(James Fergusson)預測可能高達110億美元,其中美國承擔六成,加拿大四成。

美加聯合聲明強調要優先投資“在通往美洲大陸的北部和海上通道的態勢感知,確保用於檢測、識別、表徵和跟蹤新常規威脅的解決方案取得重大進展,儘快使用更先進的超視距雷達系統”,“確保兩國從海底到外層空間的傳感器網絡”。現代化的指揮和控制系統也將獲得優先投資,將來自全域傳感器的數據融合集成,讓指揮系統更快、更明智的決策。聲明也提到北極地區基礎設施的升級。美國軍事問題撰稿人彼得·蘇丘(Peter Suciu)在解讀美加聯合聲明時指將會把“更先進的傳感器部署在海底和地球軌道,檢測來自傳統轟炸機、巡航導彈、甚至小型無人機帶來的威脅”。

加拿大北極地區媒體(nunatsiaq.com)稱這一升級將是革命性的,不但將擴建北極基地,還將把雷達站網絡北移。用曼尼托巴大學教授詹姆斯弗格森的話來說,升級預警系統只是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現代化的一小部分內容,兩國將在更北的北極群島建設新雷達站、航天設施,讓海軍在北極水域進行更多的監視,“這比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北極預警系統要大得多”。另一部分計畫是擴大加拿大北極地區運作基地(FOL 站點),伊魁特(Iqaluit)基地將有三個能容納F-18 戰鬥機的機庫,以及位於道路旁的一個大型營房,以容納更多的軍隊駐紮。

加拿大政治網站(Ipolitics.ca)今年1月報道,曾在哈珀內閣擔任國防部長議會秘書的保守黨議員詹姆斯·貝贊(James Bezan)指“在北美防空司令部領導下,加拿大負責大陸安全”,“目前的北極預警系統只存在於北美大陸,不包括北極群島94個被冰覆蓋的島嶼,努納武特地區的雷索盧特灣(Resolute Bay)和阿勒特(Alert)除外”,他希望在北極上空發射更多的衛星,在北極地區建設更具戰略高度和戰術重要性的空軍基地,當然也要改造機庫和跑道,以降落超級大黃蜂和F-35。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