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讓歷史姓黨與歷史虛無主義

發表時間:

百年黨慶在即,中共為使其血腥的絞肉機歷史看起來沒那麼不堪,早已啟動新一輪美顏黨史行動,習近平在二月召開的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大談反對虛無主義歷史觀,要求全體黨員樹立正確黨史觀。早前推出的新編《中國共產黨簡史》,把四分之一的篇幅都留給了習近平執政後的九年歷史,對中共所犯的重大歷史錯誤一帶而過,輕描淡寫,屏蔽掩蓋,恣意修飾,在一黨獨裁國家,黨史與歷史高度重合,那麼讓歷史姓黨,這在歷史研究無禁區的民主體制下就是標準的的歷史虛無主義,但在中共禦用歷史學家們眼裡卻恰恰相反。

習近平,2020年10月23
習近平,2020年10月23 © AP - Andy Wong供圖
廣告

近日,復旦大學特聘教授,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先生就歷史虛無主義答網友問以及他今年年初在西安交大所做題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的演講內容引發社交平台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大討論。

讓我們先來看看葛教授最近就歷史研究,歷史虛無主義的部闡述。在他為上述主題講演拉出的大綱里,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歷史研究思路:一,歷史記載,價值觀念重於事實,二、歷史歷來都是為現實服務,強調政治的合法性。三、今天講歷史,就是講政治,就是保證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合法性。在中國,人民已經通過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什麼是歷史虛無主義:就是通過歷史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葛教授在《中國國家歷史》2021年4月文化沙龍活動中也有類似的闡述: 他說,沙龍無禁區,學術有自由,宣傳有紀律。多年的體會,我們要在遵守紀律的前提下從事學術研究和普及。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並不妨礙學術自由,但有些研究成果因為政治原因暫時不能發表,就應該從國家利益着想,服從大局……

有網友“曉歌午馬”在葛教授微博下發帖說:“有一點想請教葛教授@葛劍雄 。歷史的選擇代表什麼?焚書坑儒的暴秦曾是歷史的選擇嗎?塗炭中原的蒙元也是歷史的選擇吧?發動二戰的希特勒上台也是歷史選擇吧?歷史選擇永恆嗎?正確嗎?做選擇的不是歷史而是人,人的選擇就有對有錯。”

葛劍雄回復@曉歌午馬時說:“事實判斷只有一個答案,或者標準答案。價值判斷沒有標準答案,可以有無數個答案。歷史的科學部分有標準答案,歷史的人文部分沒有標準答案…”

葛教授在回復另一位網友@多少10684時說:一直有人在質疑你“幾十年以來聽到的宣傳讀到的教科書”不真實、不可信,我要告訴你,任何國家、政黨、群體講的歷史都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不容質疑,更不許否定的。否則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網友曹太豐發帖說:葛劍雄的歷史虛無主義論,反映了當下大多數知識人對黨國物質成就的震撼和對統治手段的恐懼心理。實際上,“冰河紀”的闡述,在確認事實的層面,與“葛捅紙”是一樣的。但“冰河紀”闡述中寄有希望,價值觀上指向現代文明;而“葛捅紙”則是絕望後的俯首為奴,價值觀上指向古代成王敗寇邏輯。

網友王五四發帖說:看了葛老師的回應,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我五六年前就割了,你們才知道啊, 他的只不過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的說法,實際上是只不過扯下了自己的那塊遮羞布。剩下的表達基本上就是誰先割誰先就業,我已經就業了,你們對我是羨慕嫉妒恨,你們反對太監就是反對皇上,反對皇上是要殺頭的,不服你就造反,老欺負我們太監幹什麼。葛老的回應看似理直氣壯,實際上妖里妖氣的聲音和翹起的蘭花指暴露了一切,看了葛老以往的幾次發言更驗證了我以上的感覺,既要當太監又要上青樓。”

一篇題為《歷史如果不求證,還是歷史嗎?》的網文這樣寫道:葛劍雄說,中國古代的歷史都是為了維護當朝的“政治合法性”,所以當代的歷史也自然是維護當前的“政治合法性”。按照這樣的邏輯,當前也不過是最新的一個朝代,和過去存在過的上百個朝代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我不知道很多人在為他辯解時說的“高級黑”是不是指的這個(隱含的)邏輯推斷?

如果把“學術無禁區”和“宣傳有紀律”放在一起,學術也就成了地下活動,歷史將不再成為一個學科,而變成了純個人的消遣活動。如果歷史研究註定是為誰服務,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歷史,每個朝代都是光輝燦爛的,每個皇帝都是憂國憂民的。這樣一來,每個朝代的滅亡也就是莫名其妙的。這樣的歷史本身也是莫名其妙的,不看也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