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巴黎“當今亞洲” 藝廊聯展沙龍( Asia Now) 見聞

發表時間:

各位好,我是安東尼,歡迎收聽文化藝術。在今天的節目里,我要和大家分享巴黎“當今亞洲”藝廊聯展沙龍的一部分見聞。

手把手
手把手 © Zhao Duan
廣告

賣了, 賣了, 都賣光了,一張不剩。“當今亞洲” Asia now 沙龍里,好幾家藝廊按捺不住驚喜,他們突然發現巴黎的藝術品市場突然間有活力了,有力道了,一片繁榮,一片希望;展廳里,過道里,到處都是笑臉,到處都是成交的興奮,就好像現在的天氣,昨天還是寒冬,還沒來得及在春天裡過渡,直接就進入酷暑一樣。

Asia now沙龍的聯合創始人 Claude Fain 把我帶到 Louis & Sack藝廊面前,說這家藝廊剛推出兩位韓國藝術家 Lee Hyunjoung 和 Sangwoo Kim, 結果全部賣完。藝廊只好去藝術家的工作室再運一批作品過來,賣到展廳都沒有畫可以掛了,最後跟藏家商量,看能不能把畫作先放在展廳,等到沙龍結束以後再去取。

這樣的結果讓我覺得太意外了,藝廊的聯合創辦人 Rebacca Sack (沙雪蓮) 告訴我,確實是賣得熱火朝天,賣到要再到藝術家工作室拿畫的地步,不過到沙龍最後一天, 賣出90%, 還剩下一兩件作品。

另一家藝廊A2Z  到真是全部賣完,這次拿到 Asia Now 展銷的作品在開展的第一天統統被收藏。藝廊主李紫薇和先生 Anthony phuong 這幾年在困難的環境下,堅持支持他們看好的藝術家,堅持培養一個熱衷中國,韓國,日本,緬甸的當代藝術的藏家群體,堅持與博物館,美術館互動,了解藝術機構的研究和展示的興趣點,這次在Asia now 的業績是在經營上對他們最好的肯定。

Asia now沙龍里也帶給我們一個問題: 今年好多家藝廊雀躍般的歡欣鼓舞,到底是活在海市蜃樓的狂歡里還是活在可持續的現實里? 在今天物價飛漲,能源緊張,戰爭的火苗此起彼伏, 國際紛爭越來越兇狠,各國內政越來越雜亂的大環境下,為什麼有亞洲淵源的藝術品會逆流而上,欣欣向榮呢?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要準確鎖定其中的因緣,需要花時間去做細緻的考察,需要從現象出發,找到線索,找到根據,然後才能確立前因後果。

我想,可能的線索是:與巴黎“當今亞洲”藝廊聯展沙龍同時開展的巴黎+巴塞爾藝廊聯展沙龍在收藏家群體的凝聚力方面非常強,今年他們在巴黎落地, 為“當今亞洲” 帶來了有購買力、有熱情、有幻想、有盤算的藏家群體。巴黎+巴塞爾藝廊聯展為“當今亞洲”造福。

Asia now沙龍今年大火的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巴黎“當今亞洲”藝廊聯展沙龍的聲譽不斷提高,與一直想引進當代藝術新鮮空氣的巴黎造幣局一拍即合,把展出地從巴黎第8區一個富貴的樓盤搬到了象徵老底子的財富的國家機構駐地巴黎造幣局裡。這個地址方便各家參展的藝廊營造藝術品的附加值,給藏家們一種印象: 這裡的藝術作品都是在受到集體認可的氣場里,在可以給自己啟發的人群里流通的。

當今亞洲藝廊聯展沙龍,藝博會聯合創始人 Alexandra fain 說,“巴黎作為一個藝術大市場終於回來了,我好感動。我把今年當今亞洲藝廊聯展沙龍取了一個名字,叫‘心花怒放’, 就是為了慶祝我們把市場找回來了,大家又見面了又聚到一起了。”

我問 Alexandra fain 她到底是心花怒放還是在為巴黎藝術市場唱情歌? 她樂了, 說,“心花在怒放, 情歌也在唱。心花怒放, 是因為一家又一家的藝廊賣得很火。這些藝廊高興壞了,那些還沒來得及高興的,把信心給培養起來了。在巴黎加巴塞爾藝博會面前,我們這個當今亞洲藝博會起到互補作用。已經不能說我們小眾了,亞洲人口展全世界的55%, 三分之二的私營美術館和基金會在亞洲,60%的藝術雙年展和三年展在亞洲。 所以不能再講亞洲的藝術的市場是小眾市場,在巴塞爾博覽會面前, 我們起到了增色的作用,有了我們,就更有神采了。能夠把大家給組織到一起, 我太幸福了。 把好的氣場,把對的人, 把美好的慾望,把出色的項目都團結到當今亞洲藝博會周圍,凝聚到巴黎造幣局裡。”

在今天的節目里, 我還和日本藝術家江上月、華裔藝廊主李紫薇、王柳颯,藝術家趙端的藏家崔保仲分別談了話,看看能不能從Asia now沙龍的全景中找幾個不同側面的細節,作為現象來觀察, 作為線索供集思廣益。希望這些觀察,這些集思廣益對於鞏固藝術市場的熱情, 對推動困難的大環境里的藝術品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能提供一點信心,提供一點助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