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泰學者:2021中國發展新觀察

發表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造成深刻影響的2020年即將消逝,中國作為亞洲乃至世界大國的未來發展動態備受各界關注。近期以來,泰國學者圍繞中國2021年發展動向分別針對政治、經濟、國際關係乃至地緣角色展開學術座談,多數學者一致意見認為:中國正致力於重整和建設一個新的經濟體系,從而將影響力擴散到周邊國家。這或將使中國在未來成為美國核心體系外的新型世界經濟中心。

2020年1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視訊峰會。
2020年1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視訊峰會。 REUTERS - LIM HUEY TENG
廣告

泰國朱拉大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最近舉辦“2021年中國觀察學術座談會”,泰國朱拉大學法政系國際關係與中國問題專家利德森教授(Worasak Mahatthanobol)認為;在新的一年裡,抗擊新冠疫情仍將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必須應對的重大課題。中國政府的中央集權效應透過這次疫情得以凸顯,但同時也在執政群體內部引發了重大的思想分歧,導致未來中共內部的政治矛盾持續加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本人在年近七十之際也將遭遇到來自中南海自1997年以來形成“避免老人政治”內部共識的重重阻力,除非習近平領導的中央政府團隊交出傲人的執政成績。

泰國法政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西提彭副教授(Dr.Sitthiphon Kruarattika)提出未來的幾個觀察點指出:首先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具體落實情況如何。其次是繼香港問題平息後,台灣與南海問題呈現矛盾升溫跡象,屆時或將依賴東盟機制加以解決,而身處中美矛盾之間的東盟各國又將如何展現外交姿態。根據觀察台灣蔡英文政府開始採取更加主動的外交策略,目前正擬安排台灣官員對東盟國家展開正式訪問。在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這將是挑戰東盟國家對外戰略的敏感事件。就泰國現狀而言,各種各樣的中泰聯誼會層出不窮,然而參與者均是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當今的泰國年青人不僅挑戰泰國傳統政治體制,同時在北京與台灣之間也傾向於支持高舉民主旗幟的台灣。

此外,西提彭座談時提出從中國史觀角度觀察中國發展的建議,以解讀中國在經歷了百年國恥後希望爭取公平國際地位的發展意圖。

關於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狀況,泰國經濟學家、正大管理學院院長宋頗教授(Dr.Sompop manarangsan)指出:北京政府當前貫徹兩大經濟發展路線,分別是支持依賴自身發展經濟的國內大循環(Domestic Circulation)以及側重周邊發展的國際外部流通(International External Circulation)。內部透過包括政府對國有資源的統一規畫、鼓勵國有企業(State Owned Enterprise)、發展智慧城市(Smart City)、加強中西部地區開發與發展(Go West)等措施形成對總體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約在2.2%,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水平大致7.8%,此前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結果在8-8.8%。值得觀察的是,在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的情況下,中國在過去一年裡依舊創下巨額的對美貿易順差,這說明中美經濟脫鉤並不像政客所講的那麼容易。

宋頗預測在蒙受新冠疫情打擊後,以往跨洲際式的全球化貿易流通將呈現退潮趨勢,取而代之的是方興未艾的數碼交易行業。當前中國尤其注重打造一個新的國際經濟體系,在整頓香港金融中心更加有利於為中央政府服務後,當局正加大力度投入西部大開發計畫(Go West)。該計畫是中國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政策(One Belt One Road)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連接從亞洲、中東、非洲到歐洲的貿易路線,以此承接中美關係惡化所帶來的風險。在美國堅持與中國經貿脫鉤的前提下,中國試圖透過新的經濟體將影響力擴散到周邊國家,從而影響全球,甚至可能成為美國核心體系外的新型世界經濟中心。

在國際關係方面,泰國學者觀察到中國正通過鼓勵周邊國家發展經濟以擴大外部流通,強化經濟合作紐帶以緩減國際之間的政治矛盾。不久前中國聯合東盟國家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習近平隨即表示願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讓原先處主導地位但卻中途退局的美國感到左右為難。北京政府的對外開放政策以及對發展國際關係的重視,從經濟角度得以清晰折射。東南亞媒體最新報道,中國與歐洲關於投資協定的談判於上周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同意開放更多市場,中歐雙方或將在年底簽訂投資協定。

關於未來中美關係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泰國專家認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任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即將出籠的亞洲政策,初步預計可能承繼前民主黨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重返亞太(Pivot to Asia)的政策主張。為了爭取經濟貿易上的優勢,美國或將着眼啟動類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更大的地區平台。另在中國強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泰國專家注意到中國在地緣政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正受到美國的密切關注,有關南海軍事化、為加強邊境防禦而引發民族文化衝突以及壟斷控制亞洲河流水資源等話題,勢必成為美國持續監督中國並展開輿論圍剿的敏感性話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