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東南亞媒體關注中國“兩會”議題

發表時間:

伴隨着中國疫苗陸續運抵東南亞國家並且先後開展接種工作,下周即將在北京拉開序幕的2021年中國人大、政協會議也備受外界關注。根據東南亞媒體觀察,今年的“兩會”對推進習近平思想的落實以及決定中國未來發展方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興研發的新冠狀病毒疫苗
中國科興研發的新冠狀病毒疫苗 © REUTERS - THOMAS PETER
廣告

泰國通訊社報道,泰國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接種工作今天(2月28日)在泰國總理親自見證下正式開始。這是泰國首次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泰國政府多名內閣官員率先接種了中國科興疫苗。據了解,中國科興疫苗上周陸續運抵曼谷、吉隆坡、雅加達等地。老撾、緬甸、文萊等國獲得中國政府捐贈的疫苗,而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則通過商業渠道進行購買。中國向東南亞國家承諾提供2.5億劑疫苗,這個數字佔據了中國向全球供應總劑量的44%。

在“中國開展疫苗外交”的輿論聲中,分別將於下周四(3月4日)和周五(3月5日)召開的中國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NPC: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四次會議和政協(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gress)四次會議同樣引起高度關注。多家東南亞媒體引述香港《明報》報道,在應對新冠疫情問題上,本屆兩會或將延續去年的防疫策略。由於北京周邊地區上月爆發疫情,外籍人士來回28天的隔離措施仍在嚴格執行中。這加大了外籍記者入境採訪兩會的困難程度,由此也引起了外界前所未有的猜測輿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刊登荷蘭國際集團(ING)最新報告稱,預料中國兩會將在先進科技(COVID-19)自給自足和實現碳中和方面提出清晰路線圖,並且透露一些投資數據和時間表。金融市場普遍預料中國兩會不會設定2021年GDP經濟增長指標。

馬來西亞《星洲網》27日報道: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時強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穩定和可持續性,同時強調貨幣政策的穩健靈活和精準適度。分析認為,北京當局對今年的經濟前景抱持審慎樂觀、穩中求進的態度,預料不會大幅收緊政策。

泰國《經理人傳媒》刊登文章標題稱“今年兩會對習近平的遠見何其重要。”文章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兩會在內外鬥爭嚴峻而激烈的背景下召開。北京提前採取了嚴密的維安措施,加強針對所有國家挑戰的監測,重點包括網絡通訊。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北京宣布今年七月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為此面臨不小的政治壓力。儘管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表達出對推進黨和中國前進方向的信心。但是習近平近期也警告說,中國當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綜合東南亞地區多家媒體觀察及分析意見認為,今年兩會對中國政府未來如何推進習思想以及中國遠景布局尤其重要。各方意見指出:2021年是中國最新一份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規畫的起始年。這是中國領導人提出長期發展計畫的關鍵性時刻。針對香港、新疆行政區的政策中國正面對以美國和西方國家為主的國際社會提出人權質疑。北京當局將如何就執行國內政策引發國際衝突升級給予說明或澄清。值得在兩會期間進行觀察。包括北京當局針對諸多議題所抱持的態度,譬如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初期的應對措施分歧、台灣議題、南海領土爭議、中印邊界衝突、緬甸爆發內亂中國作為地區大國的立場等。分析認為上述議題對中國當局具有挑戰性,處理欠妥的話,將不利於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或進一步影響到國際關係互動乃至總體經濟計畫的實施。

在中美關係方面,外界觀察在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北京多次釋放善意,希望新上台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其所領導的美國政府或多或少開啟改善中美關係的模式。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呼籲中美關係消除誤讀,重回正軌。強調中美之間不是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莫以片面分歧定義中美關係。

中國經濟與民生水平持續受到關注。中國在2020年成為全球唯一保持經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在新的五年發展規畫中,當局希望推動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北京當局去年宣布全國86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無疑成為習近平領導班子顯赫的執政成績。此舉也令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與收入水平進一步進入外界追蹤與關注的視野。

外界對中國領導人即將宣布的“ 2035年中國願景” (2035 vision)抱有期待。這將勾畫出中國在未來15年的發展藍圖。去年11月,習近平向中共領導人提出一個大目標,即在“十四.五”發展規畫的最後一年(2025年),中國將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國經濟體於2035年成長翻一倍。北京當局就此將發布哪些進一步的執行細節?外界拭目以待。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中國實現所有目標的前提,仍然是必須提高經濟水平。中國將如何從低成本製造(Low-cost manufacturing)向高科技或高質量製造進行過渡。如何攜手東盟國家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或者爭取如習近平所表達的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均有待觀察。根據中國2020年11月份發布的五年規畫發展綱要,中國推出雙循環發展戰略(Dual Circulation Strategy)拉動國內消費需求,推動在高科技領域的自力更生,此外還包括側重周邊發展的國際外部循環(International External Circulation)。說明中國正採用通過側重國內經濟周期發揮主導作用,帶動國際經濟周期的發展策略,包括北京加強中西部地區開發與發展(Go West) ,也反映出中國當局對國際形勢的研判方向,即外部環境加劇了保護主義,全球經濟放緩,世界市場萎縮,有必要調動內部資源,着重於妥善管理內政,以應對中長期內可能出現的風險性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戰略性考量。

外界分析意見認為,中國除了內部矛盾亟待化解,外部仍有諸多障礙亟待克服。儘管中國去年成功遏制了國內新冠疫情並能夠控制經濟局面。然而外部環境發生巨變,美國政治大選動亂、華盛頓國會大廈襲擊事件,華爾街市場散戶集結挑戰傳統金融勢力。這些因素持續給全球造成負面衝擊和影響,包括中國在內。另從整個印太地區軍事活動頻繁,區域緊張情勢加劇的當前情形來看,中國的軍備擴張也是一個值得追蹤的重要數據。菲律賓媒體援引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上周公布全球軍力平衡報告透露,2020年全球軍事支出續創新高,美國軍費支出佔全球比例40.3%,中國軍費支出比例10.6%,占亞洲軍費開支比重25%。顯示出中國軍隊與海軍艦隊的顯著成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