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的工業產能是如此之大,以致於其主要出路必然是出口

發表時間:

法國《世界報》評論員阿蘭·弗拉雄(Alain Frachon)在其專欄中寫道,“中國的生產能力是如此之大,其主要出路必然是出口”。阿蘭·弗拉雄表示,通過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等,北京再次把自己的節奏和新經濟政策強加於人。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相關的文章寫道,中國的出口機器正在全速運轉。這已經都不再是浪潮了,而是閃電戰。昨天,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卸下的,是玩具、衣服、家用電器,甚至是手機——總之,就是西方中產階級家庭需要的物品。如今,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卸下的,則是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鋰電池、電動汽車等,簡而言之,是未來二十五年間的工業的基礎。這可能會很糟糕。

從《金融時報》到《華爾街日報》再到《經濟學人》周刊,在20世紀80年代及之後宣揚全球化的商業媒體現在正在發出警告:我們將會被中國浪潮淹沒。中國浪潮激起了美國的反擊,甚至歐洲也開始反擊:產業政策對抗產業政策;補貼對抗補貼;關稅對抗關稅。全球化不再是自由的全球化了。“保護主義”不再是一種侮辱,而是一種政策。負責公平競爭環境的機構世界貿易組織正在死亡。

再一次,不論是什麼,中國都處於核心的位置。北京強加自己的節奏和自己的新經濟政策。中國式重啟經濟的傳統工具--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不靈了。為了擺脫新冠疫情後的經濟低迷,北京本可以選擇刺激消費的。但習近平團隊堅持自2010年以來確定的優先重點--“高質量增長”,即高附加值產業。“中國的生產能力是如此之大,其主要的出路必然是出口”。

巨大的成功

阿蘭·弗拉雄指出,中國在全球工業生產中的份額已經達到31%,中國出口的新三樣是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英國《金融時報》3月27日報道,2022年至2023年,中國這三個行業的國外銷售額增長了30%。外部市場吸收了長期受到中國政府補貼保護和提振的國內工業的過剩產能。

中國電動汽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在走向成熟。在歐洲,中國的電動汽車讓街景都變了。中國正在為未來的出口--人工智能,尤其是無人駕駛汽車--做準備。卡內基中國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教授在英國《金融時報》上表示,“世界其他國家被認為應該適應“北京的新經濟政策”,但是,“世界其他國家不太可能接受這個的”。

阿蘭·弗拉雄還指出,喬·拜登的路線已經是一種回應。在《紐約時報》(3月30日至31日)上,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為美國總統的“複雜的經濟民族主義”進行了辯護。他說,三項主要的立法正在發揮作用:改造國家基礎設施;通貨膨脹減少法案(IRA)讓美國聯邦政府(和公共基金)為能源轉型服務;《芯片與科學法案》讓微處理器行業的未來發展得到保證。如果在美國安家的公司想從這些措施中受益的話,為了裝備自己和生產,都應該“購買美國貨”才行。

為中國潮汐建壩

白宮表示,需要聯邦政府綠燈才能夠對華出口或者在中國投資的某些美國高科技公司,以國家安全之名,成了受到“高壁壘”保護的行業。

阿蘭·弗拉雄寫道,美國的空氣里充滿了保護主義的味道。在電話領域取得成功的中國華為被美國禁止,其同胞TikTok明天也可能被禁止。日本朋友和盟友也是美國的目標:拜登不願意讓日本的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克魯格曼委婉地寫道,拜登的“產業政策可能”“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

印度、土耳其和巴西都在建壩以阻擋中國浪潮。歐盟也在努力採取產業政策來抵制中國,並為能源轉型做準備。

到處,政府都在大規模地回歸到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中。如何稱呼目前的這種全球化呢?Maxence Brischoux教授2023年秋季提出了“重商主義”全球化。這會比自由的全球化更好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