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法國專家評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廢水是否符合國際慣例

發表時間:

日本政府與東京第一核電廠4月13日宣布經過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組織的協商,決定兩年後開始將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後在核電廠囤積的核廢水經過處理之後逐步排向大海,日方強調此舉是在權衡利弊,對所有可能採取的措施一一作出評估之後作出的不得以的選擇。強調將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下密切監督排入大海的廢水的核輻射元素的含量,將過濾掉其中六十多個最具有威脅性的元素。不過,日方的聲明並未能說服日本的周邊國家,中國外交部譴責日本此舉不負責任,並且召見了日本駐華大使,韓國政府則表示將對日本提出起訴,就連同日本關係友好的台灣也提出了抗議。那麼,日本核廢水排入大海是否會引發嚴重的環境後果?此外,在北京提出強烈抗議之後,有香港媒體翻出中國國內核電站的廢水排放指數,指出其污染濃度超出了日方排放污水的濃度,對此,中國外交部的回應是兩種污水的污染性質不同,中國外交部還譴責西方國家使用雙重標準,對日本的污染行為網開一面,那麼,日本將排入大海的核廢水與正常運作核電站排入河流的廢水是否不同?為何西方國家政府均未對日本的行為加以譴責?韓國如果果真要狀告日本是否擁有一定的法律依據?

日本福島核電站俯瞰圖,2013年8月20日拍攝
日本福島核電站俯瞰圖,2013年8月20日拍攝 © 網絡
廣告

我們就此採訪了法國的兩位核能專家:法國(Negawatt Institut )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與法國反核組織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CRIIRAD)發言人羅蘭-迪巴德先生(Roland Desbordes).

法廣: 首先,福島核廢水與正常運作的核電站排放的廢水之間有何區別?

Roland Desbordes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核電站都被准許向其周邊的河流排放含有污染元素的氣體或者液體,這種行為被認為是正常的,這對我們保護環境組織來說,顯然是難以接受的。當然,福島核電站的廢水與普通核電站確實有所不同,因為這些核廢水直接接觸了在高溫下融化的三個核反應堆的堆芯,因此水中含有大量的核輻射元素,有些元素的濃度十分高,比如說氚元素,其他的核元素想對較低,當然,確實存在過濾掉這些污染元素的技術,但是,這只能夠部分的過濾,而不可能全部排除,尤其是有些元素,例如氚元素到目前為止並不存在過濾分解的措施,東京電力公司按期也就是每三個月或者每六個月對一千多個水桶中的污染元素的含量進行檢測,這些檢測數據都是對外公布的,根據我獲得的去年的檢測數據,水中的污染物質含量依然很高,除了氚元素之外,還有許多別的能夠在自然界中存留很久的污染物,當然,現在很難評估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因為我們不可能時先知道這些污染物最終會飄向何處。而且,另我感到震驚的是日本政府對排入大海的污染物的含量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而這些標準遠遠高於東電的“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處理所能夠達到的指標,例如,碘-129半衰期長達千萬年,檢測顯示某些水桶中的碘-129元素的含量比日本工業部制定的指標高出十倍,而鍶-90的含量則有時候超出一百倍,更不用說氚的含量了。這些標準我認為已經對環境構成威脅,而且,東京電力公司自己就承認根本不可能達到日本工業部制定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電最終會採取什麼辦法呢?我認為他們很可能採取稀釋的辦法來達到標準。因為根據水的來源,有些水桶的污染物的濃度會高於或者低於別的水桶,為了達到日本工業部制定的標準,東電最終會將各個水桶中的水相混合以便達到政府的標準,而事實上,以混合,稀釋來處理這是很糟糕的工業操作流程。

2011 3 11 日,日本東部福島地區爆發地震海嘯導致重大核泄露事故,日本福島核電站 6 個核反應堆在海嘯的衝擊下,其中3 個反應堆堆芯出現過熱並熔化,為了冷卻融化的核反應堆堆芯,大量的冷水被注入核反應堆,這些廢水部分被用來循環冷卻,另一部分被儲藏在核電廠修建的巨大的水罐中,十年之後,核電廠已經積累了一百多萬噸的污水,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在將污水排入大海之前將反覆過濾水中的污染物,強調“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處理程序能夠將除氚以外的62種放射性核元素凈化降到更低的濃度,這一濃度與當前環境中監管標準相比更低。

法廣: 您認為東電是否真的能夠如他們所聲稱的那樣去除除了氚以外別的核污染元素時?

Roland Desbordes不,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東電之前已經使用了多種去污染的措施,但是,其效果都有待於進一步改進,當然他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並不足以去除所有的污染元素,而且,我並不相信東電找到了新的有效的措施,所以,我認為他們最後的解決方法就是採取我剛才說的混合法與稀釋法,這些操作方式在歐盟是被禁止的,因為你沒有權利對一個污染源進行稀釋。我認為日本也應該遵守上述規則。最後,含有大量的氚元素的污水被排入大海的環境後果很可能被遠遠低估,雖然在同樣的濃度下,氚的危害性要遠遠低於鍶-90等類型的污染物,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它的作用有可能高於此前的評估。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評估它對環境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法國Negawatt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們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也對東電所謂過濾稀釋62中核污染元素的說法持有懷疑,他也認為東電嘗試的所有的去污染措施並沒有顯示有效的成果,他在接受法廣書面採訪時表示,雖然今天並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他記得在2018年時東電就表示80 %的核廢水都必須重新處理。不過,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同時也表示雖然福島核廢水所可能引發的環境後果確實令人擔憂,但是,類似的排放行為並非沒有先例,法國諾曼底位於英吉利海峽附近的哈格核廢物處理中心(La Hague)每年向大海中排放的氚的含量為12 000 千兆Bq貝克勒爾,相當於東電核廢水中總含量的四倍。也就是說,哈格核反應堆處理中心每天向大海排放33 千兆Bq貝克勒爾就相當於每年東電計畫向大海中排放的數量。當然,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強調說,法國的哈格核處理中心位於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水流速度高導致污染物可以迅速的擴散,但是,對環保組織來說,類似的行為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羅蘭迪巴德先生就此表示,事實上,法國周邊的國家荷蘭,比利時,以及英國等國完全可以根據相關的國際海洋保護法向國際法庭狀告法國,但是,鑒於法國在歐盟的影響力,鑒於比利時,英國等國都是核電國家,因此,政府對此往往低調處理。同樣,這也是西方對日本的行為聽之任之的原因所在,法國媒體的報道標題就是,日本這樣做不好,但是,我們也是這樣做。不過, Yves Marignac先生指出,在核污染問題上,污染程度並不是唯一的標準,關鍵還取決於污染的性質。日本的核污水的性質屬於核廢物,對核廢物的處理目前的國際規定是囤積而並不是排放,今天的法律已經完全禁止向大海排放核廢物,這就是為什麼法國正在計畫修建新的核廢料囤積中心。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韓國對日本提出起訴可以找到一定的法律依據。

法廣: 日本是否真的除了將污水排放到大海之外就別無選擇了呢?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日本繼續囤積污水,等待找到處理氚的技術之後再做排放的考量,中國政府呼籲日本將污水埋在地下,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別的選擇?

Roland Desbordes:我們今天只能在不滿意的方法中選擇最不壞的方法,將污水排向大海顯然是最容易的選擇,日本人當初沒有思考就修建了這些水罐,今天才發現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在核電領域經常是如此,首先修建核電廠,建成之後再來考慮如何處理核廢料的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現在就處理,還可以繼續囤積一段時間,等待核污染濃度減低一些再說。另外,還有一種技術,就是用核廢水來作水泥,這可能是最不壞的選擇,這在法國已經使用過,當然代價將非常昂貴,但是水泥便於囤積,也不會受到地震的影響,這樣可以讓核污染物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地消減。而其他的方式,例如採取加熱蒸發的方式這也不很理想,首先要消耗能源來加熱,其次蒸發的污染顆粒懸在空氣中最終將掉落到地面與大海中,所以,我認為,這並不是值得推薦的選擇。

感謝法國Negawatt Institut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們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與法國反核組織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發言人羅蘭迪巴德先生(Roland Desbordes)接受法廣的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