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應對氣候失調 減少強熱溫室氣體

發表時間:

近期極端異常氣候出現的頻率加速,今年全世界各地都歷經了百年不遇的酷暑,乾旱,洪澇等異常氣候造成的災難,如何更加有效應對氣候升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鎖定了強熱溫室氣體甲烷,嘗試用先進的技術來更有效的減少污染,為進一步控制氣溫升高做努力。

伊朗有甲烷排放熱點
伊朗有甲烷排放熱點 AP - Sam McNeil
廣告

地表礦物粉塵源探測器( EMIT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利用一種研究塵埃如何影響氣候的新工具,確認了全球50多個排放大量甲烷的地點,此項發現可能有助人類社會應對這種強熱的溫室氣體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尼爾森(Bill Nelson)本周二在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控制甲烷排放是限制全球暖化的關鍵,新工具鎖定全球超過50個甲烷排放熱點。

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新發現,不僅有助研究人員更精確地鎖定甲烷排放來源,而且也能就如何迅速減少這些強熱的溫室氣體提供更有效的建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的“地表礦物粉塵源調查”項目旨在促進科學家們對空氣塵埃對氣候變遷影響的進一步了解。

因此該項目的科學家們在今年7月把“地表礦物粉塵源“探測儀安裝在國際太空站上,觀察圍繞地球的空氣層,該研究儀器的聚焦範圍可小也可以大到足球場大小,而且這個儀器除了能研究塵埃,也有分析檢測甲烷含量的能力。

地球上的甲烷熱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表示,到目前為止,已在中亞、中東和美國西南部發現大約50多個甲烷氣體的“超級排放源“,其中大多與化石燃料、廢棄物或農業部門有關。

該項目首席科學家兼資深氣候顧問凱文(Kate Calvin)表示,“地表礦物粉塵源“探測儀有額外的甲烷檢測能力,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來測量和監測導致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超污染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

高污染氣體甲烷

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氣溫上升約有30%主要是由甲烷造成,甲烷還是形成圍繞地球臭氧層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地球表面由污染物形成的過量的臭氧可能對人類、植物及動物造成危害,

就是雖然大氣中的甲烷含量遠低於二氧化碳,但對全球暖化的短期效應卻比二氧化碳更強。如果以百年為單位,甲烷造成溫室效應的污染能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28倍,如果以20年為單位計算,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

這主要因為甲烷在大氣中存留時間較短,僅約10年,不像二氧化碳留存數百甚至數千年,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的數據,這意味在本世紀中葉前,甲烷排放量急劇減少將可降低預期全球暖化的幅度,有助達成巴黎協定將地球平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