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更多國家反對深海採礦

發表時間:

在全球多國領袖本周齊聚埃及濱海城市沙姆沙伊赫參加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之際,另外一場決定海洋未來命運的國際會議在牙買加是首都金斯頓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徹底禁止深海採礦。

隨着氣候變化加劇和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公民社會,政界和媒體越來越關注深海礦產開採,要保護環境,呼籲減少深海的開採活動。
隨着氣候變化加劇和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公民社會,政界和媒體越來越關注深海礦產開採,要保護環境,呼籲減少深海的開採活動。 ®Shutterstock
廣告

分歧加深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AIFM /ISA)於11月12日牙買加的金斯頓結束今年第三次會議,以便加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不過在為期10天的會議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呼籲停止在2023年7月前匆忙頒布海底礦業法規的做法。

具體的說海底採礦分化了國際海底管理局的 168 個成員國,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更多國家質疑開採位於公海深處的礦產資源的好處,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成員國意見分歧,有更多國家對可能在2024年允許在脆弱且生物多樣性的深海生態系統中開採有價值的金屬礦產表示擔憂。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的理事會的成員國中有36個成員國,其中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哥斯達黎加、新西蘭、智利、巴拿馬和斐濟等國上周要求“預防性暫停”或暫時停止採礦,因缺乏目標海床開採區域的科學數據。

與此同時在埃及舉行的COP27會議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徹底禁止深海採礦。與此同時,英國、荷蘭、葡萄牙、新加坡、瑞士和其他安理會成員國也表示,除非給獨特的深海生態系統提供充足的環境保護前提,無論2023年的7月是否是此前決定的截至最終期限,他們也不會批准任何開採合同。

不過挪威等國表示,有信心在最後期限前完善這些條例,進行深海採礦。

比利時代表認為,鑒於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法規、標準和製造方針在2023年7月前完成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主要因為就深海採礦而言,不確定性,尤其是法律上的不確定性,是每個關注深海開採的人最不想面對的。這對人類來說代價太高了。

巴拿馬代表羅傑表示,巴拿馬不會支持任何將保護海洋環境放在第二層次的制度,我們需要確保後代減少環境破壞,他呼籲各國需要基於科學做決定,並對我們的代際環境責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非政府的環保組織質疑在數千米下的海底開採硫化物等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可是會對深海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綠色轉型需要稀有金屬

但是一些礦業公司辯稱,深海採礦對環境的影響要小於陸地採礦,而為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綠色科技提供金屬來應對氣候變化是必要。

根據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的章程要求理事會的36個成員國達成共識,才能批准採礦法規。這意味着只要提出一個正式的反對意見,就會導致出現僵局。 

國際海底管理局是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設立的獨立政府間國際機構,於1994年11月正式成立,現有成員國168個;其主要職責是管理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監測和審查深海底採礦活動方面的趨勢和發展,協調各成員國制定海底開發活動及保護海洋環境所需要的規則、規章和程序,並促進相關的海底採礦方面的海洋科學研究等。

不過分析指出30年來隨着氣候變化加劇和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公民社會,政界和媒體越來越關注深海礦產開採,要保護環境,呼籲減少深海的開採活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